|
|
安徽警方揭秘首例超级网银诈骗案
作者:李光明 齐德远 发布时间:2013-11-15 11:04:35
上网淘宝,不想却掉进了网络陷阱。200元淘宝费不仅没有退回,卡内10万元现金也不翼而飞!此起高科技网络诈骗案件不经惊动了安徽省、市、县3级警方高层。经过半年的艰苦侦查,安徽太和警方5赴海南,行程2万里,最终将嫌犯符某等3名主要嫌犯成功抓获归案,11月13日,太和警方正式向社会公布了有关案情。 淘一条连衣裙被骗10万 和众多的上网淘宝族一样,在安徽太和县华源工作的小宁(女,27岁,阜阳颖东区人)也喜欢上网淘宝购物。然而,今年5月21日的一次网上淘宝,一件区区200元的连衣裙,居然让她付出了10万元的惨重代价。 案发当夜22时许,小宁在安徽太和县细阳路自己租赁的住处网上淘宝。很快,一家 “超人气潮流2013最”淘宝店内一款标价270元的连衣裙吸引了她的眼球。经过一番砍价后,双方约定200元成交。然而,就在小宁通过网上银行支付200元货款后,该店家却随即告诉她交易支未能成功,需要联系订单异常处理中心处理,并随之告诉其一个工作管理人员的QQ号码。 突如其来的一场噩梦开始了。该工作人员以交易支付异常需要退回重新支付为由给了她一个网址,同时要求她进行授权处理网上银行。根据该工作人员提示,在其不断催促下,小宁完成了签约授权报文申请、解冻异常处理等相关指令。起初,当她收到自己的官方银行提示将把自己的网银操作授权给一个叫叶某的客户时,小宁也有点迟疑。但是,由于缺乏网银有关知识,最终还是按照对方要求,在网上确认了相关指令信息。 就在发出最后指令的一刹那,小宁随即连续2次收到自己的账户被转走5万元总共10万元的转账信息。为什么会这样?小宁立即联系那个自称是异常处理中心的管理人员,可对方明明在线却再也没有了信息。很快,小宁接到银行人工台电话,询问怎么这个时候将10万元大额数款瞬间转走了。直到此时,小宁才如梦方醒。她一边要求银行对自己的账户口头挂失,同时第二天一大早便跌跌撞撞的走进了太和警方的大门。 5赴海南万里擒凶 此起利用超级网银高科技网上诈骗案震惊了太和、阜阳及安徽省公安厅3级警方高层。太和警方立即成立了以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刘金标为组长、刑侦大队长范吉祥为副组长的高规格的“5.21诈骗案”专案组,同时抽调刑侦、网监等精兵强将迅速展开侦破。 专案组从查询案件资金流向入手,通过追查相关银行涉案资金的具体流向,再对淘宝网中有关聊天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后发现,受害人小宁的被骗资金已被全部转移到了海南省定安县叶某、吴某等人账户。专案组于是决定立即移师海南定安县,进一步开展工作。 从2013年6月专案组开拔海南定安县以来,专案组冒着四十多度的高温酷暑,克服语言交流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走遍了定安县的大大小小街街巷,连续数月奔袭在海南破案一线。经过对获取的相关海量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专案组最终锁定嫌犯符某(男,31岁,海南省定安县人)、王某(男,32岁,海南省定安县人)、吴某(男,23岁,海南省定安县人)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在海南定安警方的大力配合下,9月15日,嫌犯吴某率先落网。9月26日,嫌犯符某、王某也被安徽太和警方和海南定安警方联手抓获。经过进一步深入工作后,10月18日,专案组押着嫌犯符某等人从海南顺利凯旋而归。 超级网银诈骗案揭秘 随着嫌犯符某、王某、吴某3名主要嫌犯的全部落网,此起引发中央电视台关注和省市县3级警方高度重视,安徽首例利用超级网银诈骗大案也逐渐真相大白。昨日,太和警方正式向社会公布了有关案情。 据太和警方通报,嫌犯符某3人都是海南省定海县人。符某先前曾在海南海口市当过2年武警,对电脑和网络尤为精通。嫌犯王某、吴某、叶某等人属于儿时玩伴,平时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且都有一至数年吸毒史。嫌犯王某、吴某曾被当地定海警方决定强制戒毒2年。 今年4月份,嫌犯符某和王某密谋利用超级网银实施网络诈骗。后两人共同出资购买了电脑、网卡等作案工具。为了取得受害人信任,嫌犯符某先是从网上购买了一家“超人气潮流2013最” 女士衣服淘宝店经营权。然后,二人分工合作,开始寻找猎物。 5月21日22时许,发现受害者小宁准备网上淘宝购物时,按照事先密谋的分工,嫌犯王某告知小宁交易支付出现了异常,随后以需退回重新支付为由让她联系所谓的异常处理中心管理人员符某。符某则告知小宁处理交易异常支付需她在网上对其网银授权,同时给了她一个网址,并不断催促她完成签约授权报文申请、解冻异常处理等相关指令。 取得小宁的网上授权后,嫌犯符某立即启用超级网银权限,将小宁卡内的10万元钱连续2次以每笔5万元的数额全部转到以叶某身份证办理的农业银行卡中。网上操作结束后,嫌犯王某又伙同嫌犯吴某等人连夜将叶某卡内的10万元转出并变为现金,后被符某等人分赃。 那么,到底什么是超级网银呢?记者就此次采访了有关金融业内人士。据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金融业内人士介绍,“超级网银”是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能够方便用户实时跨行管理不同的银行账户。通俗地说,就是可以用一个网银账户,实现多张银行卡的跨行查询和转账,国内绝大多数银行均默认支持该项功能。然而一旦有不法分子恶意利用“超级网银”,通过欺诈手段获取他人银行账户的授权,就可以将对方账户余额全部偷走。同时,“超级网银”的授权操作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比如网银用户可以授权任何人对自己的账户进行查询和转账操作,授权过程也比较简单,只需将授权页面的链接复制下来,通过聊天软件发送给他人“签约”,就可以在不同电脑上实现授权,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些银行的授权页面提示信息也过于晦涩,有可能忽视其中的安全隐患。另外部分银行没有在授权界面中提醒用户设置额度,获得授权的账户可以无限制转账等。 据安徽太和警方网监大队负责人孙冰副大队长介绍,以前犯罪分子多是利用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病毒来盗取消费者账号和密码,但这些极易被识别和拦截。所以,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又开始利用部分消费者对“超级网银”支付的漏洞和常识缺陷进行诈骗,而且手法更快更隐蔽。他提醒广大网民一定要采用自己熟悉的安全方式进行网上交易,慎用像“超级网银”这些不熟知的交易方式,以免给犯罪分子留下更多的可乘之机。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