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义乌40天19家外贸公司“人间蒸发”
作者:王春 陈正明 王江龙 发布时间:2013-11-19 11:13:04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案件受理室内,聚集着上百名报案的商户——这几天,义乌“MR贸易”和“凯孜公司”两家外贸公司的老板相继“人间蒸发”,与他们一同消失的是商户们600多万元货款。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从10月初至今40多天,义乌经侦大队已接到19起合同诈骗案件报警。 金先生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箱包生意。10月1日上午,“MR贸易”的翻译小沈陪着印度老板艾斯拉姆来到金先生的商位,表示要订3万多元女式手提包。他们不愿付定金,说货款在收货一个月后支付。 因为是第一次跟“MR贸易”做生意,金先生有些担心,要求把付款时间改为收货后20天。下完订单,小沈和艾斯拉姆告诉金先生具体送货地址要临时通知。 10月15日,金先生按要求将这批女式手提包送到江东街道端头新村附近一个仓库。“收货时,小沈和艾斯拉姆都在,但他们只拿出一只包看了一下,连数量都没点就收下了。”事后,金先生才意识到有些蹊跷。 11月6日,金先生突然接到小沈打来的电话。“艾斯拉姆突然关机,我给他发的电子邮件也没回,很可能要出事!”小沈说,11月4日,他帮忙将另一柜货物发往印度后,艾斯拉姆给他放了假。 虽然每次出柜后都会放四五天假,但小沈很不放心。11月6日,联系不到艾斯拉姆后,小沈立即到派出所查询,发现对方已在前一天晚上离境。 小沈说,“MR贸易”成立于7月初,先后已向市场商户订购7个货柜的日常生活用品。除前两个货柜的货物付了钱,其余5个货柜的货物连定金都没付,但提单已被艾斯拉姆拿走,总价值大约350万元。 据民警介绍,被“MR贸易”卷走货款的市场商户有50多人。 记者从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了解到:10月起,警方受理的合同诈骗案呈井喷状态,共接13起外贸公司逃逸报警,其中3家的涉案价值就接近3000万元。这个月前10天,类似举报就有6家。 “年底是合同诈骗案高发时段,商户在与外贸公司打交道时要特别注意。”民警说,骗货公司会以圣诞节、元旦、春节放假为由拖延支付货款,获得充足的逃跑时间。近期即将收取货款的商户要密切关注外贸公司动向;交易前,要登录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查询对方信誉情况,交易时,要收取至少货款总额30%的押金,以降低交易风险。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