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各地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非法集资手段日趋隐蔽 需警惕高回报"陷阱"
作者:王晓洁 涂铭   发布时间:2013-11-29 11:13:40


    非法集资近年来屡禁不止。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透露,2005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非法集资立案年均2000多起,涉案金额200亿元左右。对此,法律专家表示,如今非法集资的覆盖领域日益广泛、手段日趋隐蔽,为整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从近年来受理的案件看,非法集资活动呈现的鲜明特征就是领域广泛、形式多样、手段隐蔽。有打着农业、工业、环保、养老等各种幌子的,不法分子还往往经营一部分实体业务,而且在初期也会给投资者一些回报,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陶炜告诉记者。

    近年来老年人已经成为非法集资“青睐”的对象。北京市一中院在调研中发现,在正规养老场所紧缺的情况下,一些犯罪分子虚构老年院产业并热情邀请老年人参观,鼓吹投资老年院有利自身又造福社会,从而集资诈骗大量钱财。

   “少数受害者为挽回损失,尤其是在受到洗脑和蛊惑后,极可能发展成非法集资的宣传者和帮助者,将危害进一步扩散。”陶炜表示。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该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陶炜建议,首先,不要盲目听信高回报、保本保息的广告,一些受害人投资的项目回报率在几个月内就能翻倍,凭常识就应知其不可信;其次,不要盲目听信亲友劝告,即便亲友已获得收益,也可能是不法分子撒下的诱饵;第三,留意汇款账号是否为相应的公司账户,许多不法分子都要求投资人交现金、将钱打入私人银行账户或非该公司的银行账户。

    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表示,非法集资之所以近年来持续高发,原因复杂,包括投资渠道有限、参与者理性投资观念不足、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因此,治理非法集资也是任重而道远。有关部门应该从拓宽投资渠道、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多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打击非法集资行为。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