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售卖作弊工具获暴利 最多就是判3年?!
——考试舞弊器材交易屡打不绝的背后
作者:俞俭 韩红芝 吴迪   发布时间:2013-12-13 09:19:46


    湖北省荆门市公安局掇刀分局12月10日对外公布,一起公安部挂牌督办涉嫌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案件在湖北荆门告破,摧毁一条覆盖全国20余省市、涉案价值千万余元,专门生产、销售考试作弊器材谋利的犯罪链条,涉案1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高科技高考舞弊作案再度引起关注,有关专家认为,必须依法有效打击幕后黑手,维护高考公平竞争秩序。

    顺线追踪,直捣作弊器材生产源头

    今年4月中旬,紧张的高考前夕,一场借助高考牟利的犯罪预谋正在钟祥市内实施,荆门警方指令掇刀公安分局受命侦办此案。一场维护高考公平竞争秩序的较量自此拉开战幕。

    掇刀公安分局副局长张先茂介绍,侦查专班从网络预约顺线追踪,一条生产、销售作弊器材犯罪利益链条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

    在武汉某大学就读的钟祥籍学生胡斌、江坤因“囊中羞涩”,将目光盯向了销售高考作弊器材这一暴利活动。两人在网上联系“山东创视”销售商张为和“华强电子”销售商王何,先后购回两个发射器、9-个“橡皮擦”式接收器。

    经警方调查,张为和王何的共同“上线”为山东临沂人郑士。同时张为还从程农、王玉两人手中“进货”,从2011年起,程农就伙同王玉在深圳以“睿智教育无线数据传输”公司名义向全国各地销售作弊器材。

    与程农业务电话联系密切的“北京三利普科技”网站同样销售同类作弊器材,网站建立者贺师为北京某高校附属中学体育教师,长期从事作弊器材销售,被追踪至辽宁沈阳的民警抓获,网站维护人员吴杰也在重庆落网。

    从郑士再往源头深挖,则是顶层销售商、亦为“厂家”的刘杨。在对郑士的审讯中,他还交代了另一名在武汉的“供货 商”段某,经民警查明,“段某”的真实身份周浩。

    9月初,杨君、周浩迫于警方强大的追逃攻势主动投案自首,并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自此,涉案的1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11月初,荆门市掇刀区法院审理认为,张为、胡斌、江坤的行为均已构成非法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对胡斌、江坤各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对张为判处拘役六个月,其他12名涉案人员另案处理。

    图暴利铤而走险 形成作弊产业链

    此案破获暴露出高考作弊产业链。张先茂介绍,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是网上订购作弊器材,卖家采取物流货到付款的形式配送,再通过隐秘渠道兜售贩卖给高考学生或家长手中,作弊器材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一个“橡皮擦”接收器,制造商成本价不过40元,售价也仅仅是70-90元,而且一个发射器可以向数十个“橡皮擦”发送信号。再通过网络购买高考答案,每门课程的价格为20000-30000元,打包卖给考生,每人收取12000-20000元,其间的暴利可想而知。

    2013年4月开始,胡斌和江坤开始从事销售高考作弊器材的犯罪活动。一个负责从网上购买作弊器材,一个负责招揽“买家”,主要针对艺术类和体育类高考考生及家长。短短十多天时间里,两人陆续销售“橡皮擦”式接收器16个,收取定金38000元。

    刘杨供述,从2011年起,刘杨与杨君两人便在深圳以自购配件、提供技术请工厂代加工形式生产作弊器材后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额近300万元。

    从今年高考前后各地公安、教育部门打击查处高考作弊情况也发现,以团伙作案为明显特征,舞弊技术升级,手段十分隐蔽,已形成招揽客源、购买设备、组织答题、选取传送点、传送答案等“一条龙服务”作弊产业链。

    依法加大打击力度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近年来,高科技参与高考舞弊案件在各地多有发生,可依法认定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真正打击处理的多为第二种。

    张先茂认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被处以的最高刑罚为3年有期徒刑,高额的犯罪利润获得和极低的犯罪成本也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敢于以身试法的原因所在。

    分析此案,参与作案的多为“80后、70后”,有的拥有高学历,有的是网络技术高手。张先茂说,贩卖高考舞弊器材的人是刚刚通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不到一年的大学生,而销售舞弊器材的上线,有一个是在职教师。学生、老师本应是自觉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重要人群,却参与高考科技舞弊活动,为了追逐利益而道德沦丧,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让法律净化高考环境,荡涤考场内外的污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要扭转投机取巧和功利化的社会风气,更需加强诚信教育和规则意识等综合措施。(文中涉案犯罪嫌疑人均为化名)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