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踏访天龙山
作者:郭来生   发布时间:2014-01-02 11:38:54


    在故乡太原西山一线,群峰耸立,植被良好,溪流鸟鸣,风景秀美,古迹众多,曾被称为“西山叠翠”,而列为阳曲县古八景之一。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城西皆山也,蜿蜒罗列,俨若屏障,晨霞雨朝烟,翠色如流,皱纹可辨。”

    天龙山就是其中的一座名山,距太原市区约36公里。天龙山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据旧方志记载,天龙山原名方山,因山中有一座寺院名天龙寺,山也就被称为天龙山了。天龙寺始建于北齐,后更名为圣寿寺,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整个寺院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威严中透着细致。寺前有松树一棵,主干盘旋而上,枝桠离地约3米左右,蔽荫面积约达200平方米,盘根错节,状如华盖,形似蟠龙,故名“蟠龙松”,据说已有千年,现在依然枝繁叶茂,被誉为天龙山一绝。

天龙山最著名者当为天龙山石窟,在天龙山东西两峰的山腰处,依次开凿有25个佛教石窟,造像500余尊。石窟开凿始于北齐,历经隋唐,石刻技艺娴熟,刀法洗练,感情细腻,既不同于大同云岗石窟人物表情的僵硬呆板,也有别于洛阳龙门石窟人物形态的圆润丰满,恰好介于二者之间,瘦骨清像,栩栩如生,被雕塑界称为“天龙山式样”,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可惜抗战期间,大量佛像头部遭到盗割,流失海外,几乎无一完整,惨不忍睹。众多佛像中最大的一尊为高755厘米的弥勒坐像,姿态端庄,仪态生动,雕刻于唐代,传说是按照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样子雕刻的,外建三层木质楼阁予以保护,阁高数丈,名为漫山阁,气势恢弘,四角飞檐,远望犹如在峭壁上镶嵌。

    天龙山还有一个有名的景点白龙洞,白龙洞为石块砌成的三间正殿,内祀龙王,为旧时祈雨之处,洞内有一石池,水清见底,据说水中含有数十种矿物质,常饮可延年益寿。太原县(即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八景之一的“白龙时雨”即指这里,清道光《太原县志》载:“天龙寺有白龙池,遇阴多雨。”

    天龙山松柏成荫,溪水潺潺,据导游介绍,天龙山最佳的游玩时节是夏季,当山下酷热难忍时,山上却凉风习习,恍如清凉世界。相传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曾在此建立避暑行宫,金代诗人王廷筠游览天龙山后作诗云: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虽无缘领略夏日之清凉,冬季到此,依然感到神清气爽,不愿离去。



责任编辑: 陈文贞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