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各地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执法司法常态公开化解矛盾愈加信法
作者:周斌   发布时间:2014-01-06 11:36:3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

  中央政法委会同中央政法各单位,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政法工作改革力度,着力推进政法工作创新发展。

  公开揭开司法神秘面纱

  2014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以及北京、天津、河南等13个省份的基层人民法院,裁判文书都要上网公开。这是法院系统推进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法机关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最高人民法院全力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2013年12月4日,最高法开庭审理奇虎360和腾讯公司不正当竞争上诉案,最高法副院长奚晓明亲任审判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媒体记者等数十人旁听该案审理。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首创“阳光司法指数”,选取司法公开中最为核心环节设立指标进行测评,倒逼全省三级法院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法院天天有直播、法官人人有直播”机制,去年直播案件300多个,且无一改判或发回重审,无一当事人信访投诉。

  2013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举行第7次“检察开放日”活动,20余名非公经济人士走进最高检参观、座谈,对检察机关如何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最高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检务公开,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不予提起抗诉决定书等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实现当事人通过网络实时查询举报、控告、申诉的受理、流转和办案流程信息。

  针对社会关注度高、认识有分歧、当事双方争议大或当事人重复上访的疑难复杂案件,湖南省邵阳市人民检察院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见证执法过程,听证执法依据,评议执法状况,运用公开办案方式办结此类案件400余件,所有案件均实现案结事了。

  从去年1月1日起,《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正式施行。各地公安机关广泛运用公告栏、公安网上办事大厅、警民联系卡等多种方式,主动向社会公开辖区社会治安状况、安全防范预警等执法信息。

  江西南昌、湖南长沙、浙江嘉兴等地公安机关开通执法办案自助查询平台,案件当事人可以凭本人身份证号码、警情编号,点击鼠标查询案件办理进度。

  在所有执法公开中,监所加大公开力度一直为社会热切期盼。

  “在试点并逐步对外开放基础上,2013年实现全部公安监所对社会开放。”公安部有关方面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安机关主动将监管场所的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和执法结果公之于众。

  据介绍,全国公安监管部门通过邀请媒体采访,召开被监管人员家属和律师座谈会,以及邀请社会群众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开放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公安监管工作的了解,促进监管场所警务公开、文明管理、教育转化、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保障等工作。

  司法部以社会公众、罪犯及其家属关注的执法热点问题为重点,细化狱务公开标准,明确狱务公开流程,努力使狱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不仅公开与罪犯服刑有关的考核、奖惩等事项,还公开监狱安排罪犯的生活、劳动等管理工作;不仅狱内张榜、上墙,还通过信息化等手段,向罪犯家属和社会公开。

  各级政法机关运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时公开司法、执法信息,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法院通过微博直播薄熙来案庭审,更是彰显了司法机关深化司法公开的决心和信心。

  政法机关全力通过司法全方位、全社会、实质性公开,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了司法民主,促进了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得以树立,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