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北京警方三年破案食品药品案件5千余起
作者:胡爱华 薄士德 刘峰    发布时间:2014-01-07 10:13:18


    自2011年成立以来,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在卫生、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的配合下,相继开展了多次专项行动,不断向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发起强力攻势。截至目前,他们参与并牵动全市公安机关破获食品、药品类犯罪案件5000余起,抓获涉案嫌疑人2000余名,打掉犯罪团伙570余个,捣毁窝点1400余个,缴获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涉案值近6亿元。

  昼伏夜出,“跟”出假酒窝点

  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有30余名民警,平均年龄35岁,都是来自全局经侦、刑侦、治安等系统的精英。根据食品药品犯罪行为几乎都发生在夜间的特点,支队民警调整生物钟,昼伏夜出开展侦查工作,“如猫一样,每个人都是‘夜游神’。”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支队长谢文魁说。

  2012年9月,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接到群众举报,称以绰号“老头”的犯罪嫌疑人为首的团伙长期向三里屯的个别酒吧供应假冒品牌洋酒、啤酒。接报后,民警每天18时准时到三里屯集结,查找送酒的车辆、人员及制造假酒的窝点。确定窝点后,民警每天晚上到窝点外蹲守,跟踪送酒车辆,进而发现销售假酒的酒吧、商店。

  经过近3个月昼伏夜出的艰苦蹲守和跟踪调查,民警全面掌握了制售假酒团伙的成员情况、结构关系、作案规律、制售窝点等详细情况。2012年12月23日,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协调集结经侦总队及分县局警力兵分5路,在北京朝阳、通州等地,一举抓获制售假酒涉案人员12名,打掉生产销售假冒品牌啤酒、洋酒犯罪团伙5个,捣毁生产、储藏、销售窝点5个,现场查扣各类假冒洋酒、啤酒3.7万余瓶以及空酒瓶、瓶盖、标志、收缩膜等7万余件,收缴多套制假设备,涉案物品总金额约110万元。

  一封举报信,牵出特大假药案

  2013年3月,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接到一名暂住广东深圳的群众来信,称他1月份在网上看到位于密云县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发布的广告,宣称其销售的西洋参黄芪胶囊具有治愈糖尿病的疗效,并承诺无效全额退款。举报人购买该药服用后,发现没有任何疗效,要求对方退回900元药款被拒绝,请求公安机关调查该单位的真实性,并协助其追回购药款。

  民警经核实,密云县根本没有所谓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医院完全是虚构的。而此时,举报人也“失踪”了,电话无人接听、居所无人居住。几经辗转,警方获悉举报人已回到陕西咸阳。民警奔赴陕西,从举报人那里调取药品样本,并第一时间送往药监部门,经检验鉴定,举报人服用的西洋参黄芪胶囊为假药。

  经过2个多月侦查,一个制售假药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该团伙从湖北等地购进原材料,在北京石景山进行包装,虚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通过互联网发布假药信息,以快递寄送药品的形式向全国各地销售假药。

  去年5月24日,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石景山分局联合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动警力100余名,一举捣毁位于石景山区的生产、销售假药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获大批假药包材,涉案价值600余万元。

  勤学苦练,“门外汉”练成行家

  为更加有效打击犯罪,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国内外数十家知名商标的权利人,达成了定期互相培训机制。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民警向权利人通报制假售假犯罪的新特点、新形势,告知企业如何防范;企业向民警传授鉴别食品、药品真假的专业知识。通过2年40余场的专业培训,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的每名侦查民警练就了“火眼金睛”。

  针对当前食品药品犯罪涉及地域广、人员多以及链条式、网络化的特点,公安机关对涉及多条线索、多个环节、多个团伙、多个地区的同一类犯罪案件,开展统一侦查、统一经营、统一打击、统一收网。这是整合各地区、各警种力量,协调配合、共同打击犯罪的一种新战法。它在实战中的运用,也预示着从打“点”到打“网”的新型集群作战时代的到来。为此,食品药品案件侦查支队坚持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固化“亮剑”、“破案会战”经验,将集群战役作为主战模式,坚决摧毁食品药品的犯罪链条和犯罪网络



来源: 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