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各地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余额宝们”是否有风险?
作者:刘阳   发布时间:2014-02-10 14:14:33


    在民事审判监督工作中,摒弃以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把程序审查与实体审查放在同等位置,加强对审判程序的监督,发现违法情况,坚决予以纠正,对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坚决依法提出抗诉。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其意义是让资金的价格真实反映其价值,让资源流配得其所适,前提是去行政化垄断和拥有充分的竞争者。从去年上线的阿里巴巴“余额宝”,到今年的微信“理财通”,再到热得发烫的衍生品“抢红包”,这些“余额宝类”产品依靠技术力量绕开了监管,势如破竹,把被银行垄断的息差夺回来一块还给普通存款者,不断加速金融脱媒的进程。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优势已被逐渐蚕食,存款搬家现象严重到五大行必须提高存款利率来应对。银行业有了强有力的竞争者,从长期来看,这是银行必须面对的一道坎。

    但乐观不能太早,纵观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用了三十年时间,期间伴随着政策反复与金融动荡,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恐怕也难言毕其功于一役。

    从其自身来说,“余额宝”类产品的优势主要来自于技术平台造就的低廉成本,再就是监管红利。但风险也藏匿其中。这类产品还没有形成一个涨跌周期,其高收益并非常态,用户对其风险性认识不足;另外,该类产品从一开始就伴随网络安全问题或信用质疑,在互联网金融法规尚未完善的前提下,一旦出现问题,用户利益较难保障。

    更重要的是,这类拥有较高收益的“余额宝”类产品,本身并不具备给实体经济造血的能力。相形之下,一直承担着给实体经济造血责任的银行却因为要遵守大量监管指标,运营成本难以明显压缩,“余额宝”类产品的规模大爆炸正在对银行的经营形成压力,特别是存款搬家使得中小银行难以筹措到足够资金以满足日常运营需求,有可能会引发局部的流动性风险,持续下去,难言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与危机。

    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提速?一方面,传统银行要做出特色,练好内功,增强客户粘度;此外,监管也要创新,跟上创新的速度。为避免金融脱媒速度失控,影响现有金融体系的稳定,确保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引导和适度监管是有必要的。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