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送战友
作者:谢祖和   发布时间:2014-02-17 14:15:11


    壹月的清晨,薄雾似棉纱般轻柔,漫步在这个南方小县城里。远远地,看到单位门口的公告栏中,多了一张用毛笔书写讣告,院里最年长的聂老去逝了!

    聂老可谓是院里的老前辈,早在1949年8月就参加了革命,直到1994年才光荣地离开工作岗位,成为院里唯一的一位离休干部。在四十余年的工作历程中,聂老曾经在多个单位任职,最终却与法院结下了不解之缘。1962年,聂老就来到了法院工作,并担任了副院长一职,直到1968年初法院被撤销。1972年底法院复建伊始,聂老又回到了法院工作。此后,聂老一直担任着副院长一职,直到1990年才卸任领导职务,后曾到县人大担任专职常委,并于1994年在法院正式离职休养。

    细细一算,聂老前后在法院工作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可谓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审判事业。虽然在院工作三十年的老同志并不少见,但聂老在这三十年里所经历的,却是法院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这是其他老同志无法比拟的。

    由于来院工作时间较晚,自己不曾与聂老共事过。虽然素昧平生,但在2012年的时候,却与聂老有过一次短暂的交谈。当时,按照县史志办的安排,部署开展《审判志》编修工作。而在20世纪90年代,院里也曾着手编修过院志,但却由于当时的诸多因素所限,最终只是形成了一个类似大事记的初稿,且由于院里缺少专项经费,这份初稿最终未能付梓刊印。而当时负责修志工作的,正是熟悉法院过往经历的聂老。在听闻院里重新开始修志的消息后,聂老找到了承办此项工作的我,回味起当年法院发展的艰难,尤其是70年代法院复建之初的艰辛,并感叹如今法院发展的成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所取得的成绩,正是由于具备了物质条件,才有修志工作成为了可能,而不致于让法院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仍继续处于“空白”状态。

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相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一位只是在县法院里工作过的人,可能非常平凡。但平凡并非平庸,而聂老就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1987年,聂老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聂老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建国60周年纪念章”。聂老用始终如一的工作表现,诠释出一名普通党员的敬业情怀。

    雾茫茫,路漫漫!当逝者随风而去,耳畔响起的,是那首《驼铃》。



责任编辑: 陈文贞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