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族团伙以出售监听卡为名跨省行骗
作者:马超 俞文杰 发布时间:2014-02-18 10:22:15
身为父亲却不务正业,在网上以出售伪造的手机监听定位卡进行诈骗。为稳妥起见,还把自己的儿子、女儿和侄子拉下水。团伙4人分工明确,以货款、入网费、保证金、信号增强费、售后服务费等名义先后跨省诈骗十余人。 2013年12月30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警方远赴湖北武汉,将犯罪嫌疑人贺治某、贺某、贺家某、贺某某抓获归案,成功捣毁这一家族诈骗团伙。2014年1月24日,除贺某某被取保候审外,其他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吴江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了解到这起诈骗案详情。 2013年9月初,湖北武汉籍48岁男子贺治某在网上偶然看到一条出售手机定位卡的信息。贺治某思考再三,觉得这是一条生财之道,立即与对方取得联系。在交了加盟费后,贺治某建好虚假网站,购买相关器材、工具后,就只缺人手了。 然而,贺治某对外人并不不放心,觉得只有自己人才可靠。因此,他将23岁的儿子贺某某、20岁的女儿贺某和19岁的侄子贺家某拉入伙。骗局正式开演前,贺治某在武汉一小区内专门租了间房,并对3人进行“岗前培训”,规定了行骗流程和每个人的责任。 在贺治某的行骗规定中,女儿贺某负责快递手机监听定位卡,收取入网费;儿子贺某某化身“唐经理”,负责骗取保证金;侄子贺家某扮演“杨经理”,负责售后环节行骗。作为“总导演”的贺治某则负责在网上投放广告,吸引买家。 2013年9月27日,江苏省苏州市的顾先生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个弹窗广告,广告链接到一个叫“北京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网站。网站自称“拥有最新GPS定位技术,商业机密、监听、定位,一切尽在掌握中”。为了让人相信货真价实,网站表示可以货到付款。 按照网站上的提示,顾先生购买了一张价格为2698元的全球漫游定位卡。3天后,手机卡就到了顾先生手里。顾先生觉得这家公司的服务不错,很快就按照付款提示短信汇了款。在把卡插入手机后,顾先生看到手机里果真显示出监听、定位功能。 但是,当顾先生按照网站说明进行监听、定位操作时,发现这些功能都不能用。顾先生于是拨打咨询电话,电话那头,处在骗局第一阶段的贺某告知其必须开通网络才能使用这些功能。顾先生于是按要求汇了3150元,结果还是不能用,贺某又告诉顾先生公司将安排人测试。 这时,骗局进入到第二阶段。2013年10月10日,贺某打电话给顾先生称卡已经测试结束,不仅可以打网络电话,定位功能也可以用。但顾先生操作后还是不行,只好再打电话问,贺某表示“唐经理”稍后会答复。 过了一会儿,自称“唐经理”的贺某某打电话给顾先生说:“为了安全起见,需要先交6000元保证金,以保证3天之内不能监听政府相关部门的电话,3天过后可以把6000元钱还给你。”顾先生再次上当。在发现卡还是不能用后,“唐经理”答应帮忙问问。 此时,骗局已到了最后一个阶段。过了半个小时,自称“杨经理”的贺家某在电话中称,因为“没有交2800元的售后服务费”,所以不能用。顾先生再次汇钱后还是不行,“杨经理”又说“你的信号太弱,必须买个信号增强器,价格是3600元”。 到了这个时候,顾先生还没有醒悟,依然汇了3600元给对方。等到顾先生再打电话询问时,发现所有的电话都已经打不通了。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自己遇上了骗子。算下来,他前前后后被骗了1.6万余元。而吴江的胡先生也被这伙骗子以同样的手法骗了1.5万元。 吴江警方经过侦查,确定这伙骗子在湖北武汉。2013年12月30日,吴江警方远赴武汉将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4人对其不法事实供认不讳。而据4人交代,案发前该团伙已先后诈骗江苏、湖北等多省十余人。 据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夏益斌介绍,此类诈骗犯罪多以虚假网站为平台或在公共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为诱饵,以提供非法产品、服务或购物优惠甚至免费为幌子,以保证金、运费等为由要求客户打钱到指定账户,收到钱款后其实并无真实产品或服务。 夏益斌提醒,目前手机定位、监听只有特定国家机关才有权使用且执行前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一般公民无权实施,否则均涉嫌犯罪。而且,定位、监听在技术上有严格要求,绝不可能仅仅买张SIM卡、开通几项服务这么简单。因此,网上的类似广告基本属于骗局。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