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3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49人
作者:蒋皓 发布时间:2014-04-04 09:56:08
449人——这是2013年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公安民警的新增数目。记者今天从公安部了解到,2013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4675人,其中因公牺牲449人,比2012年上升4.4%。 “这意味着,每一天就有一名民警牺牲,每两个小时就有一名民警负伤。”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是这支200万英雄队伍的真实写照。 被刺7刀仍死死抱住犯罪嫌疑人的湖南省武冈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杨明洪、面对熊熊大火仍毫不犹豫冲锋在前的刘洪坤和刘洪魁……人民警察队伍中那些鲜活的个体,在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危难面前,用自己的大爱温暖着无助的人们,也彰显了人民警察这个职业的神圣、光荣以及传奇。 据介绍,近5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167人,因公负伤17988人,平均每年400余名民警因公牺牲、3000余名民警因公负伤。 “抗击地震、火灾、特大暴雨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千钧一发之际和危难之间,人民警察用忠诚与信念,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城墙,守望着共和国的旗帜,守望着每一个家庭的平安。”该负责人表示,很多公安英雄没有刻于碑文,没有载于报章,没有录于影像,但却永远铭记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人民“好括侬”(黎族话亲民爱民)海南省东方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所长吴春忠、“卡哈尔曼”(维吾尔语英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公安局芒来派出所所长艾合麦提托合提·麦提图尔……记者注意到,“劳累过度”4个字,频频出现在这份牺牲民警统计表内。 “劳累已成为民警的常态。这些因公牺牲民警的平均年龄仅为43.5岁,远低于我国超过70岁的人均寿命。”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规模在扩大,警力向农村延伸,24小时运转的工作机制方便了百姓、铸就了平安,却使工作量几倍、几十倍地增长。民警人数的增长远远没有赶上工作量的增长,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而猝死的民警,已经连续第5年超过牺牲总人数的一半。 广大公安民警用忠诚、鲜血乃至生命担负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职责,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多年来,公安机关从来没有忘却烈士的家人。对于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公安民警和牺牲公安民警家属,祖国和人民时刻记挂在心间。 据介绍,党中央、国务院及公安部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民警优抚优待工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关爱民警,抚恤伤亡民警家庭。 “因公牺牲公安民警除了享受公务员抚恤待遇外,公安机关还实行了特别补助金和特别慰问金制度,由中央财政向牺牲民警家庭发放补助金、慰问金,至今已连续发放11年。组织功模民警集中培训休养、对英烈民警子女实行教育优待政策、对贫困英烈民警家属进行资助。”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安部还将建立反恐英烈专项基金,加大对反恐斗争中伤亡民警家庭的关爱帮扶和抚恤救助力度。全国200万公安民警将用大爱搭起家,让牺牲民警的亲人更加坚强,子女茁壮成长。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