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职业团伙驾豪车“碰瓷”骗保200余万元
作者:周宵鹏 发布时间:2014-04-04 10:10:03
一伙不法之徒购买二手豪车后更换原车车灯等零件,然后驾车在高速公路上专门找正在并线的大货车故意刮蹭,造成大货车负全责的假象,通过交通事故处理的正规途径,由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再拿认定书上诉至法院,要求大货车的保险公司赔偿豪车损失。 河北省衡水市警方近日成功打掉一个在高速公路上跨省流窜作案的特大职业“碰瓷”诈骗犯罪团伙,抓获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另7名团伙成员网上追逃,缴获涉案汽车3辆奔驰,1辆保时捷卡宴。初步查明该团伙作案近20起,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可疑车祸牵出“碰瓷”团伙 今年3月3日衡水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得到群众举报,称2日晚在大广高速衡水段发生一起车祸,一辆大货车在行驶中并线时与一辆保时捷卡宴发生刮蹭,致使卡宴撞向护栏,卡宴有碰瓷嫌疑。 根据卡宴车主陈某身份信息,民警开始查找其落脚点,证实卡宴车主及另外3人于3月3日凌晨3时许入住一家旅馆。在调查这4个人的信息时,民警发现他们均为男性,但年龄、籍贯有很大不同,均为外地人,这立即引起民警的警觉,当下便对这家旅馆进行了突击检查。 面对民警盘查,正在旅馆的申某和杜某二人对来衡水市的目的口径不一,且随身携带大量交通事故认定书及多份奔驰、宝马等高档二手汽车登记证书、行驶证等物品。民警迅速将申某和杜某控制,二人交代了他们头天晚上,在衡德高速衡水段实施“碰瓷”诈骗的事实,并称另二人陈某和邹某正在高速交警衡水大队事故处处理事故。陈某和邹某很快被警方控制。 制造车祸高额骗保屡屡得手 通过对陈某等4人的审讯,这起精心设计的“碰瓷”诈骗真相浮出水面。陈某等4人结识于北京,申某在“碰瓷”圈子里是“挂车”的高手,可以驾车在前车并线时故意制造刮蹭后,再控制车辆撞上路边障碍物,只毁车,车上人员受不到损伤。于是4人合谋由陈某提供二手豪车,“碰瓷”挣钱。 该4人分别驾驶两辆二手豪车,由申某担任“挂车手”,驾驶卡宴在前面寻找大货车,伺机故意制造事故,奔驰车紧随其后保护现场,如果大货车不停车,奔驰车即负责去追停,并佯装路过。制造事故后,陈某谎称自己为卡宴车驾驶人,与事故民警周旋处理事故。他们会通过事故处理的正规途径,即先由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再拿认定书上诉至法院,要求大货车的保险公司赔偿卡宴车损失。由于卡宴价值昂贵,又是选在大货车转变车道的瞬间制造事故,往往大货车会被认定为负全部责任,他们会得到高额赔偿。由于事先他们更换原车车灯等零件,借助豪车定损额度较高等因素,自己找人修车花费较少,足可从中谋取最大利益。 4人商定,在骗得的赔偿中,申某分百分之二十,充当“压车手”角色的杜某和邹某分两千元左右,最后剩余部分全归卡宴车主陈某所有。 十余人团伙作案涉嫌危害公共安全 尽管4名犯罪嫌疑人一口咬定只在3月2日晚作案一起,但随着办案的深入,民警相继查出涉案人员达19名,他们大部分因共同从事汽车配件销售、汽车修理、汽车美容等行业而结识,交叉结伙作案并屡屡得手。 经查,2013年1月,该团伙成员通过曾有骗保前科的“熊哥”,在大广高速进京方向廊坊段制造连环车祸。申某先是驾驶奔驰故意刮蹭大货车,后撞向路边护栏,停车后马上又驾驶后面跟上来的奥德赛,再次追上大货车制造相似事故。目前民警查明,奔驰车已定损25万元,事故已认定大货车负全责,该团伙已将大货车保险公司告上法庭,正等着拿到赔偿后分赃。 自3月3日首批4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后,民警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转战北京、河北及河南三省多地,先后抓获另8名团伙成员,并查获作案车辆4辆。 经警方初步调查,该团伙自2010年起,以北京为中心,在京津、京沪、京港澳、大广、京珠等高速,交叉作案近20起,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目前,陈某、申某等12名犯罪嫌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另有7名列为网上追逃对象。据警方介绍,该团伙成员不仅涉案诈骗罪,还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碰瓷”由恶意敲诈走向隐蔽诈骗 据办案民警介绍,传统的“碰瓷”案件中,目标多以轿车为主,有时跟本不与对方车辆发生碰撞,用弹弓、石子等击中前方行驶车辆,停车后趁乱用砂纸等伪造刮蹭痕迹。事故发生后,他们一般不选择报警而是“私了”,诈骗不成进而会转为威胁受害人,甚至持械恶意敲诈勒索。但从这起案件来看,其涉案人数之多、涉案金额之大、选择目标更加确定、从事故发生直至索赔环环相扣,可见“碰瓷”作案已由简单粗暴的敲诈勒索,转变得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其隐蔽性也更强。 该团伙成员首先物色二手豪车,凑齐“挂车手”、“压车人”等角色,各自分工。他们选择在高速公路上的外地牌照大货车下手,专挑大货车在违规并线的情况下故意制造事故,报警后待事故认定为大货车全责,便起诉大货车所属保险公司,从而达到骗保得利的目的。为避免警方和保险公司起疑,他们掌握的二手豪车往往在不长的时间里,多次倒手,变更牌照和车主。 办案民警提醒,犯罪分子能够屡屡得手,应当引起大货车司机、交通事故处理、保险公司等相关人员、部门的高度注意和防范。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