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各地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揭穿"民办教师招转"骗局 擒拿"中央调查组成员"
作者:刘海滨 台建林   发布时间:2014-04-23 14:23:31


    一男子冒充教育局干部,谎称中央派人组织明察暗访解决民办教师招转遗留问题,大肆招摇撞骗,作案30多起,受骗者大都是年已花甲的老民办教师。

  农户小院 来了明察暗访的“钦差”

  2014年1月18日下午,一名五十多的男子夹着黑色公文包来到陕西省大荔县埝桥镇蒙家村老民办教师董某家里。

  听说来了客人,正在田间干活的董某和老伴急忙赶回家。来人自我介绍名叫张志德,原是陕西华县金堆城一名民办教师,现在渭南市教育局工作。张志德询问了董某当年担任民办教师的情况后,告知最近中央派人来渭南责成教育部门调查解决民办教师招转遗留问题。他被任命为调查组成员,来大荔明察暗访,并说调查组行动受中央来人直接安排,不通过地方政府机关和教育部门。来人边说边拿出一份“渭南市教育局民办教师招转登记表”。告诉说这是一个月前给安仁镇步昌村一名叫王志宏的民办教师办理的招转手续,工资已经批下来了,每月1700元。

  曾是民办教师,年已花甲的董某为自己招转的事没少跑路。现在看到上级派人登门帮自己解决问题,喜出望外按照来人要求填写了登记表,并交了300元钱的“建档费”和手续费。

  “真的好感谢啊,吃完饭再走吧!”董某和老伴感激不尽,盛情挽留。“现在中央倡导勤俭廉洁,我可不能犯错误啊!”,来人“清正”拒请后,为难地说:“现在办事多少都得花点钱,招转审批要给领导送条好烟。” “只要事情能办成,花钱应该的!”董某让老伴再取200元钱递给了来人。

  “你放心,就等好消息吧!”来人把钱装进口袋后挥手告别,头也不回走出了村子。

  小案件系大民心 公安局长部署立案调查

  辗转多日,董某左等右等没有一点招转音信。拨打那人手机号码也联系不上;到步昌村去打听,压根就没有叫王志宏的民办教师。

  董某这才如梦方醒,气冲冲地要去报案。“还是算了吧!不过就几百元钱,报案人家公安局也不一定能当回事!”邻里听说后劝董某吃一亏长一智,自认倒霉算了。

  自己被骗事小,不能让这个骗子再去骗别人。董某来到县公安局报案。警方很快查明渭南市教育局根本没有叫张志德这么个人,也没有什么中央来人组成调查组明察暗访。“这事涉案金额虽小,可小案件情系大民心,小事情关系到大稳定!”局长吴新利、政委师正利立即部署组成专案组,由国保大队负责立案侦查。

  假“钦差”下榻罗夫小客栈 警方顺势收网

  自立案始,国保大队大队长武公元带领专案组民警从男子留给受害者的手机号码入手,反复调查。终于查明那男子确实姓张,系潼关县秦东镇人。但民警多次奔赴潼关抓捕,却每次都扑空。原来张某十年前因从事黄金交易欠债,闹得妻离子散,便逃离家乡躲债,一直在外流窜。

  张某到底在那里? 3月28日晚,民警掌握到张某最近一直活动在渭南市华阴罗夫一带。专案组民警火速赶往华阴罗夫,对附近宾馆、旅店、出租房屋和网吧、洗浴等场所进行清查。深夜1时许,在小客栈里将睡梦中的张某抓获。

  审查后张某交代:2013年,其在大荔一饭店看到几个民办教师,正聊他们为招转一事上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巧妙的敛财手段在他脑海里悄然酝酿。自2013年8月份开始,其便流窜到大荔、华县、蒲城等地,打着中央组织明察暗访的旗号,冒充教育局干部专门调查解决民办教师招转遗留问题进行招摇撞骗。

  每次作案,他一般只收取200元钱所谓“建档费”和“手续费”,最多再索要几百元所谓“跑路钱”。这样做,是为了人们不会怀疑,容易得手。而且因为索要钱的数额小,公安机关不会为区区几百元立案调查,不容易“翻把”。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