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下第一缸”龙缸记游
作者:张智全 发布时间:2014-05-06 15:40:36
在重庆三峡库区腹地的黄金旅游线上,有一处被誉为“天下第一缸”的国家地质公园,它就是龙缸。甲午年暮春时节,趁着“五一”小长假,我有幸粗略浏览了龙缸的奇特风景。 龙缸海拔1250米,位于重庆云阳县境内东南隅,紧邻湖北利川市、重庆市万州区和奉节县,核心区离县城80公里。龙缸景区西起云阳县泥溪乡的海螺溪,东至与奉节县毗连的石笋河,南与湖北省利川市交界,北于黄陵峡出口,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19公里。整个景区包括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耀灵乡、堰坪乡和蔈草乡、泥溪乡的一部分,总面积296平方公里。 龙缸的地貌系典型的喀斯特。在重庆云阳县东南与湖北利川市交界处,有一座绵延八百余里的山脉,名曰七曜山。在七曜山深处的清水土家族乡清水村,有一个岩溶塌陷和溶蚀作用形成的巨大深坑,长轴350米,短轴170米,深550米。其深度在中国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五。龙缸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缸”。 暮春的阳光温柔地撒播在身上,给人一种愉悦的快感。我沿着新开辟的景区小路,步行约二十分钟,便来到景区入口处。但见葱绿的山林间,一块巨青石上赫然几个红色大字“天下第一缸”,令人精神一振。不远处,一条蜿蜒险峻的小路凿于山脊之上,翻山越岭伸向未知的后山。远远望去,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深坑宛如石缸悬在空中。在缸的四周,巍峨石岩悬空而横,令人荡气回肠。缸壁上部草青蔓碧,山花点点;下部四壁如削,石色青白相间,绝壁缝隙处虬枝横舒,古藤倒挂。缸底葱葱郁郁,垂荫相蔽。传说,许多年前曾有个大胆的采药人想下去摘灵芝,他把用几个月时间编成的粗麻绳在缸边拴牢,人坠在上面慢慢往下吊,谁知刚下去三、四十丈,就遭到巨鸟的袭击,结果绳断人亡。从此后,人们再也不敢冒险下去了。据当地农民讲,这种鸟叫“飞虎”,大如秃鹰,其翅像钢刀一般锋利,那绳索就是被其翅膀砍断的。虽然缸里的“飞虎”不易看到,但却可随时看见一种乌羽白脊的小鸟,它的叫声清脆悦耳,成群结队,在缸内上下飞翔,令人连连称奇。 我继续向前步行。约摸20分钟,迎面便是一条很窄的羊肠小道,最宽的地方不足2米。此处视野开阔起来,矗立着一块5米高的巨石,其顶端横卧一块近2米的长石条,一端偏向缸内,稍勾,酷似鹰嘴,故称“鹰嘴岩”。鹰嘴岩旁有一块2米高的石阶,借助石头的凹凸可以爬到石阶上。站在石阶上,举目环视,万丈缸壁尽收眼底,天坑坑底,深邃而神秘,美不胜收,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处。 我继续向前行走,来到龙缸中的另一处风景——映月洞。映月洞镶嵌在悬崖峭壁上,仅容一人只身通过。走入映月洞,洞里透着一份凉意,此为龙缸的第一层溶洞。映月洞长20余米,听当地农民讲,每年中秋之夜,在附近的山头向洞口观望,可以看到飞度的浩月恰好从洞口经过,像嵌在洞里。人们称这一绝景叫“穿洞嵌月”,因此,这个洞又叫“嵌月洞”。人们还说,打草鞋的张果老那时也要从月宫走下来,观赏龙缸的夜景。美妙的传说,更让映月洞增添了几多神秘,游人无不为此兴奋着迷。 除“鹰嘴岩”和“映月洞”两处著名的景点之外,龙缸内外还有“龙泉金瀑”、“龙凤戏碟”、“龙缸神雾”等奇景。据导游介绍,龙缸的缸壁裂缝中常年流出一股细细的泉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流金溢彩,似有若无,十分美丽,人们便美其名曰称之为“龙泉飞瀑”。“龙凤戏碟”是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每到秋冬之交,山风骤起之时,龙缸缸底的那些红红绿绿的落叶,沿着缸底飞旋出缸口,趁势飞向空中。随着风势减弱,落叶纷纷飘零,犹如千万只彩蝶翩跹起舞。更奇异的是“龙缸神雾”,每当山下河里雾气迷漫之时,龙缸里就漫起白雾,并随着河里的雾一起消长升沉。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无法观赏到这些美妙的奇景,心头多少有些遗憾。 龙缸景区地域广阔,景区地貌奇特,溶洞密布,奇峰怪石、石笋摩天、雄险俊秀、千姿百态、多彩多姿,是自然科学的博物馆,地质景观的大观园。作为国家4A级景区,仅凭五六个小时的走马观花,不但难以窥其全貌,也难以真正品味到其“险、秀、奇”的韵味。浮光掠影游览之余,我真正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折服! 龙缸,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缸”,永不褪色的人间奇景! 责任编辑:
李雨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