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作者:王青   发布时间:2014-05-07 14:07:06


    今天是王伯伯退休的日子。王伯伯是法院的老法官,1989年从部队转业进入法院,除了在立案庭待了短短的两年,其余二十三年都在执行局工作,是一个名副其实、资历深厚的老执行法官。

    王伯伯做事精耕细作,慢工出细活,工作踏实,很慈善,有爱心,十分讨人喜欢。因其无论走路还是做事均是不急不忙的,大家都叫他王婆婆或者王磨磨(意为慢的意思)。当然我们这些晚辈都是称其王伯伯。其实呀,这些称呼,用我们家乡话叫出来,发音几乎都是一样的。  

    王伯伯很有童心,像个老顽童。一次说到考公务员,恰巧王伯伯在旁,我就无厘头的说:“王伯伯,等你退休了,你就再考进来好了”。有人说王伯伯年纪大了,不能再考了。王伯伯却说:“我怎么不能考,等我退休了我就考进来,我还是个老乃仔呢(乃仔,男孩子的意思)”。从此,我们都说王伯伯还年轻着呢,是个老乃仔。王伯伯无欲无求、爱好运动,身体非常硬朗,乐意学习各种先进的知识,他是我们单位老同志里,电脑运用最娴熟的一个,确实是年轻得很。

    在我们部门,老法官退休时,大家都会自发小聚一下或者只是到老法官的办公室里,跟他说些再见、保重、恭喜的话。今天是王伯伯退休前在法院工作的最后一天,在外学习的我,不能亲临其身前为其道贺饯行。于是,早上上班时间一到,我就早早地给王伯伯打了个电话,祝贺他终于可以安心休息,颐养天年,不用再为执行难题犯愁了。正在我为回去后再也不能经常见到他而倍觉遗憾时,王伯伯告诉我,他已经接受了院里的返聘邀请了,等我回家时,仍然可以再见到他。

    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我一直期盼的事情。老法官犹如一座珍贵的宝藏,他们身上有着太多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这几年,院里许多老同志退休了,年龄结构的不合理,让两代法官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尤其是在我们执行部门,仅仅两年内,就从以老法官为主变成了以青年法官占多数的格局。老法官们有的退休了,有的因年龄身体原因请求调到了其他岗位。虽然青年人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不一样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但是在法律实务中,尤其是执行实务中,老法官的帮教传带对于一个年轻法官实在是件重要又有意义的事。

    鉴于我们部门新老法官断层较严重的问题,领导给退休的老法官们做工作,希望他们能留下来,再工作几年,等到现在的年轻法官们能更成熟老练之后,再离开。可是执行难,执行工作过于琐碎伤神,一些退休的老法官们婉拒了院领导的挽留,不愿再让自己扎进那些难缠的执行案件中。王伯伯不慕名利、性好自由、无拘无束,我以为他也会拒绝邀请的,没想到他选择留了下来。这真是一个大惊喜。

    此时,还在教室里学习的我,仿佛已看到了王伯伯在退休之后,每天都神采奕奕笑容可掬的出现在办公室里的样子。他每天早上沐着晨光而来,辛勤工作一天后,晚上又踏着晚霞而去。那时候晚霞满天,光彩夺目,正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责任编辑: 李雨霏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