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选择远方,注定风雨兼程
作者:王晟   发布时间:2014-05-28 15:56:33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的名句。在这片热土上,我挥洒青春、挥洒汗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回望一路走来的路,或深,或浅,每个脚印上都留下了前进的痕迹。

    鏖战公考,绽放青春

    三年前经过了大半年辗转湖南、湖北鏖战公考,我挤过了独木桥,依依不舍告别象牙塔,告别一起奋战的小伙伴们,怀着对法律崇高的信念,走进了竹溪法院大门。“有幸进入法院,却不幸被安排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法庭工作”。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来到大山深处的泉溪法庭,这里没有高大的建筑,甚至还有些破败。生活没有想象中的丰富,工作也不是那么地简单,心里曾一度失落苦闷。“既然来之,则安之”来不及抱怨现实的无奈,我一头扎进几尺高的案卷中,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航程。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定会在这里舞出自己的精彩。

    接地气化纠纷遍尝苦辣酸甜

    在基层法庭,我经历了书记员、内勤、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几个不同角色。在书记员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地伏案工作,认真做好送达和庭前准备事宜,记好庭审笔录,整理好案卷档案材料。在内勤的工作上,我有条不紊地协助庭长处理好法庭各项工作,法庭账目、接待接访、值班维稳、案件报表等工作都做到了了如指掌、谨慎细致,丝毫不敢半点马虎。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法庭被十堰市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而我相继获得公务员考核优秀等级、“每月一星”称号。

    苦,是我到法庭工作的第一感受,办个案子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去年我们到辖区乡镇集中办理执行案件,几乎跑遍了辖区的每一个村落。送达执行文书,制作执行笔录,解释执行规定,每一个环节我都一丝不苟地完成。整整一个月我们都在山里转来转去,早上迎着太阳奔向目的地,傍晚带着落日的余晖疲惫而归。作为法学科班出身的我,有着法律人坚守的法律信仰。这些苦不算什么,最大的苦是工作得不到认同。每天一开法庭院子大门,来的人不是咨询就是诉苦的,偶尔还能遇到几个情绪激动的,我不得不尽全力稳定他们的情绪,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悉心地解释法律规定。一个裁判结果出来了,必定会对一方的利益有所损益,不可能做到“鱼和熊掌两者兼得”。不听劝,只顾自己利益最大化,不管什么法律,什么人情……上诉,上访,甚至闹访。对于处理案件中辛苦的工作而言,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面对这些,我不得不一遍一遍地告诫自己只要下次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些,一定会使他们的服判息诉,一定会覆灭他们心中的怒火,一定会使案子满意化解。法律应该被信仰,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坚持,只有坚持,我才能实现自己的信仰和抱负。慢慢地我沉静下来,在思考中一点点适应、调整,努力地用积极阳光的一面抵抗消除负面情绪,学着从忙碌中勇敢地面对艰苦的环境,学着冷静地处置工作中的各种情况。

    基层法庭处理的工作都是最接地气的民生案件,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处理起来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因此,我常从情、理、法几个方面耐心细致地解决问题,尽量平衡当事人双方利益,努力使他们满意。但也常感到有些事情爱莫能助,受各方面的掣肘不能实现。比如,在处理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时,雇主常常会以重新鉴定为由或者判决后上诉妄图降低赔偿数额。为了保证诉讼双方当事人权利,又不能剥夺雇主的申请重新鉴定或者上诉的权利,旷日日久的诉讼对于受害者一方来说,身心和精神都是巨大的损失,对受害的人来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有些案件中当事人遭受了重大的伤害却苦于证据方面的欠缺,导致其正当的诉讼请求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法律的规定和良心的使然交织在一起,作为裁判者的我不能逾越红线,常常身不由己,只能施以怜悯,报以同情。

    有时候即使很努力地去做工作,也不一定会收获当事人的感谢和理解,反而会遭到责难、质疑甚至谩骂。有一次当事人高某某到法庭起诉离婚,她交给我只是简单地诉状,没有任何相关证据。由于是第二次起诉,我初步了解了她此次起诉的缘由及相关情况,并告知她要提交证据证明其诉讼请求,否则要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风险。谁知高某某情绪突然一下子变得不稳定起来,不分青红皂白地劈头盖面将我数落一番,随即拿起桌上的诉状撕得粉碎,转身匆匆离去。我急忙冲出去,却没有追上她。这件事过去了一年多了,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平时我们基层法官勤勤恳恳地工作,守着清贫寂寞,为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而上下求索,换来得不是感谢和理解,而是恶言相向,确实让人辛酸不已。拍桌子,辱骂,甚至还动手打人,我却不能还手,不能知法犯法,因为我是一个法律人,一个有着职业操守的法官。正如江苏法官王臻在《我的法官生涯百味》里说:“坦诚让你受到伤害,但还是要坦诚;你帮助的人会攻击你,但还是要帮助他们;君子会被小人击倒,但还是要做君子”。尽管没有喝彩,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但这一路上所有的平凡,所有的琐碎,所有的艰难与险阻,注定是我们前进途中的风景。

    基层工作尽管充满着艰辛,但是处理好每一个案件带来的满足感,还是让我心里乐滋滋的。“我来领教个事”、“法官同志啊,你们可要替我做主”、“希望法庭的同志帮我指个路”……这些朴素语言背后,承载了多少老百姓对法官的信任。法律应该被信仰,就是要用法律在弱者和强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给予弱者以更好保护。2013年7月8日,我们在山路上颠簸了近3个小时,行程110余公里,来到该县汇湾镇长滩村白沙电站库区,审理一起聋哑人健康权纠纷案。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居住偏远,交通不便,一方是聋哑人,于是决定在他们居住的山脚下就地审理。当事人见法庭巡回审判到家门口,十分感激,特地为我们端来茶水解暑。我们谢绝了老乡的好意,迅速布置好了庭审现场,通知双方正式开庭。“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儿附近住户少,你们两家以后还要多互相帮助,不能因为一点儿小事结下仇怨。”在我们的耐心劝说下两方当事人情绪逐渐平静,并同意调解。作为合议庭成员之一我和其他成员开始分头做当事人调解工作。通过摆事实、讲情理、释法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庭审结束已是下午六点,两方当事人都热情地挽留我们吃罢晚饭再走,被我们婉拒。在回来的路上,我们虽然一身疲惫,但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笑意。

    在老百姓的眼里,我们就是法律的传播者,是他们心中正义的化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一遍一遍地做着相同的程序,接访、送达、立案、审理、执行……或许有的人比较“刁钻”,为我们的工作设置各种“障碍”,甚至我会一整天都在和这些人磨嘴皮子。处理这些事情过程或许复杂纷繁,会很累很苦,但是当案结事了,当事人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满意的笑容,再苦再累也会化为我工作的动力。我在下村办案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热心的大爷、大娘给我们带路,给我们办案提供方便,甚至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喝口水解解渴。哪怕是一个笑脸,一句问候,都让我们心中倍感亲切温暖。山里老乡的朴实、善良,让我看到我工作的意义,尝到基层法庭工作的甜头。我相信:我们深耕乡村社会,洒下法治的种子,将来一定会收获法治中国的秋天的累累硕果。

    大山别样景,其乐也无穷

    在偏远的山区工作,单调、孤独在所难免。太阳刚落山,小镇上就结束了一天热闹和繁华,夜晚便显得非常漫长。野草、野花、茂密的树林,置身其中一天的疲惫抛在九霄云外。几百年的老银杏树,历经沧桑依然俯瞰着整个集镇,似在诉说这里的前世今生。顺手折几支槐花插在瓶中,放在办公室,浓郁香气增添了几分工作的乐趣。法庭有一个小菜园,一年四季蔬菜瓜果样样都有。松土、除草、浇水,工作之余我们也可以体味下做农夫的乐趣。五彩斑斓的蔬菜颜色妆点这法庭小院,苍山绿水,蓝天白云,洁净的空气,那份自在惬意令人心旷神怡。独处时,我常常会看些书籍读一些经典来提升自己的境界,开阔视野,思考如何更好地走好脚下的路。

     美国著名法学家霍姆斯所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法官,办案期间的苦辣酸甜,是每一个年轻法官成长中的必要过程。作为年轻人,正是学习进步和磨练成熟的最佳时期,只要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克难奋进精神劲儿,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人生的华章。正如十堰市中院张忠斌院长说:“人生最要紧的不是你现在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将要往哪里走!”所以,既然选择远方,我愿风雨兼程!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溪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朱婷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