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庭那片“迎客松”
作者:史晓明 发布时间:2014-06-03 15:03:05
初夏时节,我来到鄂西北、汉江之畔的全省先进人民法庭采访。走进这个法庭,引人注目的是迎面一幢楼的墙壁上爬满了一种藤类植物,浓荫密布,枝叶金黄,在夏日的清风中缓缓飘舞。法庭干警们亲切而自豪地说,“这是咱们庭里的迎客松!” 这种植物叫爬墙虎,又名巴山虎、常青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藤蔓植物。最早见到这种植物,还是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还在部队时,有次到部队所属的北京航空航天研究所办事,走进他们那个幽深的庭院,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幢幢楼的墙壁上及四周的围墙上,爬满了绿色的植物,绿色的藤蔓竟然爬到四楼高的地方,整幢大楼的墙壁上除了露出一扇扇窗户,余下的全被这种郁郁葱葱的植物所覆盖。因第一次见到这种奇异的植物,我好奇地打听这是什么,战友介绍说,这是原产于热带地区的藤条植物,生命力特别顽强,俗称爬墙虎。走在由爬墙虎营造的绿色通道里,一阵阵凉爽的风携带着爬墙虎的清新香气扑面而来,站在爬满爬墙虎的窗前,绿荫荫的爬墙虎将“七月流火”的暑气抵挡在外,因爬墙虎枝叶繁茂,使墙壁避免了阳光的直射,坐在室内感觉凉爽之极。从那个时候,爬墙虎的美好印象就驻留在我心间了。 法庭这株爬墙虎已快有十年历史了。在还没有种植这株爬墙虎之前,法庭坐落在一幢低矮、潮湿的房屋里,只有三名干警,法庭办案条件很差,审判桌椅十分简陋,开庭时,干警们将一个用纸糊的“审判长”牌子放在桌子上,原被告坐在两侧的小板凳上,就这样审理了一件又一件案子;庭里只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因为每名干警都有下乡办案的任务,为了解决“用车矛盾”,庭长排了一个用车表,法庭的三名干警轮流骑这辆自行车下乡办案,因车破旧不堪,加之村组的路不好走,下乡的干警骑着这辆“除了铃不响哪里都响”的自行车,经常摔的一身泥一身灰,有时甚至鼻青脸肿。但他们为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依然无怨无悔地工作着。后来,法庭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买了一部桑塔那,有了移动电话,盖起了办公楼和审判庭,为了纪念这一日子,庭长亲手在新楼的墙角处种下了一株爬墙虎。 春来秋去,花开花落,转眼间十年过去了,这个法庭也换了几任庭长,但爬墙虎似乎知道自己的使命,拼命而顽强地向大楼上延伸过去,一年爬几米,一年爬一层,如今,她已经将自己的藤蔓和枝条整个覆盖在这幢大楼上,一楼墙角处的藤条长的几乎有杯口那么粗,二楼以上的藤蔓,一边紧紧贴着大楼的墙壁,一边将刚劲有力的枝条向空中伸展;从一楼横穿而过的藤蔓似乎理解干警们爱护她的心思,很是温情地将藤条牵挂下来,自然地在进入办公室和餐厅的门前形成一个绿色的门帘,伸展在空中的藤蔓在风中轻舞飞扬,真尤如迎客松一般在欢迎着客人的到来。 “我是看着这株爬墙虎长大的。还别说,我们对她真的有感情呢!”法庭的小曹对我说。小曹长的身材高大,也许经常下乡办案,经阳光和风雨过多的原故,他的脸色在黧黑中透着红润。他到法庭工作也有十多年了,随着爬墙虎的生长,他的办案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日益提高,如今已是法庭的业务骨干。前不久,鄂西北有名的“山药之乡”的一个村组因土地归属发生纠纷,小曹三番五次深入到老百姓当中做工作,讲解法律,终于化解了矛盾,使几欲大动干戈的纠纷化为玉帛,受到了乡镇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小曹说,为了使爬墙虎生长的更快,他们经常给爬墙虎的根部松土浇水,有时还把淘米水和肉汤浇在下边,每年春暧花开时节,他们还把一些老枝和旁逸而去的枝节剪去,使爬墙虎看上去更美。而爬墙虎也十分争气,“嗖嗖”地往上长,心形的叶片也是千变万化,春天翠绿、夏日碧绿、秋日金黄、粉红、紫红五彩缤纷,很是美丽。 走近爬墙虎,我知道了爬墙虎生命力为什么这么顽强的秘密。原来,在她们的枝条上,每间隔十多公分就要长出一个根,每个根上都有四、五个吸盘,紧紧地吸附在墙壁上,任你用很大的力气也拉不下来她。我惊叹道,她们就是这样,一点点地从墙壁上吸取着水分和营养,把自己的绿色和美姿毫不吝啬地向人们展示着、奉献着。 “面对陡峭的高墙\你不懈地攀登\任时光流转、岁月飘逝\你无怨无悔地奉献缕缕柔情\将不屈的忠诚和信念扎根在贫瘠的土地……”小曹将他写的一首诗拿给我看,嗬!这首诗还真有些意思,写出了爬墙虎的神韵和境界,没想到在小曹豪爽干练的外表里,竟然也有一颗细腻、奔放的情怀,也能写出如此秀丽的诗句!我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 看着在夏日炽热的阳光下迎风漫舞的爬墙虎,我想,爬墙虎这种顽强性格和精神情操,不就象我们这些在基层法庭默默奉献的干警们吗,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在这炎热的夏日里,甘愿把自己变成一棵最普通的“迎客松”,迎来万家诉讼,抚慰百姓心灵,把公正的信念植根在人民群众心中! (作者单位:湖北省谷城县人民法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