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庭工作的一天
作者:叶波 发布时间:2014-06-03 17:02:57
那天,天空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们匆匆吃完早饭就出发了。今天进行案件回访。按照行进路线,顺便沿途送达部分法律文书。 杨某诉李某离婚纠纷一案,被告李某无法联系,且处于农忙时节,为了让李某少跑一趟路,少误一天工,我们打算利用回访时间,沿途为她送去法律文书。经过一路打听,终于得知李某家的大致方向。前方是乡间泥泞小道,只有徒步前进了。 冒着雨,行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沿途的风景很是漂亮,但来不及欣赏。每每看到一个老乡就会询问李某的家在哪儿,多么希望前面就是了。按照老乡描述的环境与方向,我们终于找到了李某的家。然而迎接我们的确是紧锁的大门。我们扯着嗓子叫喊了几声,没有得到应答。于是找到与李某相距最近的邻居打听。邻居告诉我们,李某外出干农活儿去了,具体地点不清楚。在我们的央求下,邻居带我们找了两个地点,仍然没有见到李某。难道今天要白跑一趟?带着失望的心情往回走,可是在经过李某家时却意外的遇到了刚回家的李某。 我们向李某说明来意,换来的却是李某对我们的不满与指责。李某告诉我们,自己为整个家辛苦了20多年,现在换来的却是被老公扫地出门,心有不甘。经过我们耐心的解释与劝导,李某心情平静了下来,并签收了法律文书。虽然听说法庭工作时常会遇到当事人的不理解与指责,但还是觉得满腹的委屈,毕竟起诉离婚的不是我们,是否离婚目前也没有定论。不过还好,总算是完成了送达任务,也只有这样安慰自己。 法律文书送达后,我们整理好心情往前走,准备开始下一段行程——案件回访。也许是之前辛苦的回报,也许是之前委屈的补偿,我们很顺利的找到了回访的对象——林某,某一赡养费纠纷案件的原告。 远远的就看到了老人在公路边上招手,车里的人都感动了。一个80多岁的老人,冒着雨等在公路边,再多的委屈也都被感动所替代了。老人带着我们进了女儿的家里,急忙拿出了自家的瓜果作款待。接过法官送去的一点微薄的心意,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果然,最淳朴的还是咋们的老百姓。与老人闲话家常之后,我们就案件审理的程序、结果以及就案件审理的法官行为、法庭工作等征求老人及家人的意见。老人表示,在法庭法官的努力下,子女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履行起了赡养义务,自己现在生活的很好,法院和法官确实是人民的法院、人民的法官。 结束对老人的回访,老人坚持送我们离开。回来的路上,思绪连篇。司法审判工作,遇到当事人的不理解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我们不能够跟当事人较真,我们要多一分体谅,多一分宽容,多一分豁达。记得父母时常告诉我,要将心比心,这样才能多一分理解与包容,我想这不仅是做人的要求,也是法庭审判工作中所需要的。如果我们都做好了“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将少了很多的不满与指责,法庭工作也将得到更多的理解与认同。 回来的路似乎没那么长,也没那么难走。下午的审判在法官的耐心劝导下,诉讼双方化解了矛盾纠纷,达成了调解协议。看着当事人带着满意离开了法庭,内心满是欢喜。有人说,每一个法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着那么一点追求和信仰。我想每一个法官正是为了这追求和信仰,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法院) 责任编辑:
朱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