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保部首次举办公众开放日
作者:郄建荣 发布时间:2014-06-06 11:35:13
今天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环保部选择在6月5日将其重点实验室——二噁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向北京市民开放,近百名市民亲眼目睹了致癌物质二噁英在实验室是如何被监测的。据了解,这是环保部举办的首个公众开放日活动。 二噁英是一种致癌物质,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一些地方要上马垃圾焚烧项目往往会遭到周边百姓的强制抵制,甚至多次出现环境群体事件。 二噁英到底有多么可怕?走进设在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即二噁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经过该实验室有关专家的介绍,特别是市民们在了解了垃圾焚烧产生二噁英的过程以及二噁英污染的监测、防控方法,观看了分析监测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实验过程后,或许人们的恐惧心理会有所缓解。 “最起码知道了二噁英通常会出现在哪些领域,也了解了它的监测过程。”一位北京市民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们走进了实验室后,才真正对二噁英这种物质有所了解。 环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向市民做了题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和责任”的演讲。据贾峰介绍,新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尤其是“大气十条”实施后,我国74个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已经出现了向好的趋势。据他介绍,今年1至5月,74个主要城市的大气中的PM2.5平均浓度为74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5%;PM10平均浓度为121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9%;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8.4%,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2个百分点。 对于环境敏感项目比如核电站、垃圾焚烧等的决策问题,贾峰认为,这些项目在决策方面应该有一个清晰、开放、透明的过程。这些项目的“接受度取决于早期与当地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这种沟通应该在设施的整个寿期内持续进行。”贾峰说,咨询以及公众参与有助于推动敏感项目获取公众信任;此外,通过不同媒体建立一套全面的沟通策略,有助于在公众信任以及接受度方面获得良好结果。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