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元金属盒让手机"熄火" 手机信号屏蔽器公然销售
作者:潘从武 廖望 发布时间:2014-06-18 13:38:16
近日,有读者向本报新疆记者站反映,被国家相关部门严格管控的移动通讯干扰设备“手机信号屏蔽器”(也称手机信号干扰器),在乌鲁木齐市中山路的电子市场内,被一些商贩摆在柜台里明目张胆地销售。 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公然销售 6月12日中午,在乌市中山路的一家电子市场内,一名商贩的柜台里摆放的一个带有三根天线的金属盒子引起了记者注意。这个金属盒子就是“手机信号屏蔽器”。 该商贩告诉记者,这台仪器260元,真心想买价格可以再商量。随后,他从柜台里拿出了仪器,记者发现该商贩所销售的“手机信号屏蔽器”通体无任何文字标识。 “这是哪生产的?怎么一个字都没有,不会是‘三无’产品吧?”记者问。 “东西没有质量问题,我这有说明书。”商贩虽然嘴上说着,但未将说明书拿给记者看。 他告诉记者,这个仪器的覆盖范围在7至8米,打开仪器后,在覆盖范围内的手机信号会很快消失。记者提出要先试验下,商贩欣然答应。 随后,记者拿出手机放在柜台上,按下该仪器上的按钮。果然,不一会儿,记者的手机信号全无,再无法拨打电话。 商贩得意地告诉记者,他还有功能更强大的“手机信号屏蔽器”,可以干扰汽车上的GPS卫星定位系统。“打开仪器后,汽车上的GPS卫星定位就失灵了。”他说,跑长途客车的司机喜欢买这种产品。记者看到,这款仪器与“手机信号屏蔽器”在外观上除了少两根天线外,几乎没有差别。 在另一家商贩的柜台里,记者发现有三种大小不同的“手机信号屏蔽器”在销售。该商贩告诉记者,这三种仪器的价格都在200多元,只是覆盖的范围不同。记者注意到,这三种仪器也没有任何文字标识。当记者询问商贩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时,他回答:“不知道。”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一种功能更为强大,覆盖范围可以达到几百米以外的“手机信号屏蔽器”,据销售该仪器的商贩介绍,该仪器价格900元,且商贩可以提供一个月售后服务,而该仪器上同样没有任何文字标识。 购买者众多 究竟是谁在购买和使用这种仪器?调查中,商贩们告诉记者,多数是学校和公司购买,有的学校一买就是七八台。“一些企业或私营公司也来买,目的是为了不让员工上班期间接打电话。”一名商贩说。 另一位个体商贩的回答让记者意外,“打牌的人买的也多,喜欢赌博的人将这个仪器按在赌场里,防止有人用手机作弊。”他告诉记者。 “你们卖这个不怕执法部门查吗?”记者问,该商贩回答记者:“没人管,我都卖了半年多了。” 管理部门: 未经审批使用属违法 市场上销售的手机信号屏蔽器,市民是否可以随意购买和使用?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早在2007年国家保密局和信息产业部就联合下发了《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产品研制、生产、销售管理规定》该《规定》要求,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器的销售应当从严控制,授权企业在向涉密单位出售产品时,必须查验由涉密单位市(地)级以上保密工作部门或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机构审核批准的《保密会议移动通讯干扰器购置审核备案表》,按批准的产品数量和型号销售,并做详细记录。授权企业不得向无有效证明的单位和个人出售产品,也不得以代销形式销售产品。 针对市场上一些个体商户私自销售移动通信干扰器的行为,乌市无线电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国家规定,移动通信干扰设备的设置、使用,必须经保密部门和无线电管理部门审批、备案后才能使用,对于该设备的使用地点、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近年来,该局也发现一些单位未经审批私自安装和使用移动通信干扰设备,该局对这些单位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要求这些单位按国家要求购置核准产品、办理相关使用手续。 据他说,在乌市一些电子市场上个体商贩销售的移动通信干扰设备,多属于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授权生产的“三无”伪劣产品,经国家核准正规移动通信干扰设备在使用中只会屏蔽在设置范围内的手机通讯,但这些伪劣产品由于频率设置不规范、原器件质量不过关等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手机用户的正常通讯。 该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在他们执法工作中,出现过一些企业或个人不配合执法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和个人购买的是市面上价格低廉的不合格移动通讯干扰器,违法成本较低,只考虑自身利益,对于其干扰正常公众通信的危害了解不多。而无线电管理部门在遇到不配合执法行为时,只能耐心解释国家规定。 他说,要想有效遏制随意销售和使用移动通讯干扰器现象的发生,只有从源头进行管理,需要保密、工商、质量监督、公安等部门相互配合,从生产、销售渠道严格管控。同时,他建议市民不要购买这种仪器,以免给他人的正常通讯造成麻烦。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