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作者:罗婷 发布时间:2014-07-02 15:44:08
自从来法院工作后,工作的繁杂超出我的想象,身心疲惫的我亟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自从看到无锡鼋头渚的樱花图片后,心里就再也忘不掉那绚丽的粉红色。在离清明假期没几天的一个深夜我做好决定,并打电话邀力力前往,力力竟爽快答应了。 第一天我们决定先去无锡附近的常州游玩。一出常州车站,只见街道干净开阔,道旁树木枝叶繁密,我知道我已经喜欢上了这座城市。离车站没多远,我们出乎意料地顺利找到了住处。在房间洗漱休整好后,就去到附近吃早餐。红梅公园就在酒店对面,我们正好就近闲逛。红梅公园是常州城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也是名胜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进入园中,春意正浓,嫩绿的柳叶在湖面上肆意垂挂。没走几步,一位大爷正用饱蘸水分的毛笔在地上用行楷写了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正和友人在旁端详欣赏,那份自在洒脱让人好生羡慕。最爱里面的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中更显出山谷的清幽宁静。虽说诗内描述的是山中秋日,但在园内如此诗意的春日清晨,春秋的界限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都透露出诗人与吟咏者的平和心境和他们对周遭景物的细心感知。几分钟后,地上的字迹就会模糊以致消失,但这个初春清晨给吟咏者留下的美好和感动一定会长存于他的心中。不一会游客渐多,或倚栏赏景,或取景拍照,或泛舟游湖。天宁寺前有一大片空旷的绿地,一棵树冠硕大的松树独立其间,更显春意盎然。路边开得正盛的红色郁金香引来大量游客驻足拍照。最爱两侧植有樱花的小径,树梢重叠覆盖,粉白相间的花瓣飘落一地,让人不忍踩踏。侧门出口处的一小片白牡丹让我这个没见过牡丹的孩子欣喜不已。只是我没想到在红梅公园东南侧的东坡公园正举办常州市第五届牡丹花展,让我们更得以置身花海,近睹芳泽。 园内牡丹品种繁多,花大色艳。颜色从大红、紫红、粉色、白色等不一而足。在艳阳下,花瓣层次片片分明,红胜火,白似雪。绕过牡丹展往前,路边艳丽的花毛茛竟不输国色。其株虽矮,但花型优美,花色靓丽,花瓣紧凑,让人不忍移步。东坡公园的一大亮点就是园内的舣舟亭,“舣”即“使船靠岸”之意。相传苏东坡曾11次乘船停泊常州,并最终选择在常州终老,后人故在东坡公园建此亭以示怀念。亭不大但造型精美,正面石柱上镌刻楹联“二月江南好风景,故人此日共清明”。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清明节,只是故人已逝,徒留后人在此日瞻仰缅怀。京杭大运河在此绕园东去,我们选择从这里乘舟游览运河。运河河面较宽,让我在感叹人力之伟大的同时亦更加缅怀开凿运河而累死的劳力。一路我们随船观赏沿岸风景,见证时间给这座城市镌刻的印记。我们途径篦箕巷码头并最终在运河五号码头上岸。随后我们去到青枫公园,不知是一日看景太多,还是走累了,以至于在青枫公园竟没了游玩的兴致,大致转了下就出来了。红梅公园胜在山水结合,东坡公园妙在小巧精致,青枫公园则是以大见长。来之前本打算去常州有名的游览胜地天目湖或者南山竹海,可考虑到那里离市区较远,一天时间太过匆忙,反而会影响游览质量,与其把时间花在车程上,倒不如在市区闲逛随意自在,故改成了市内休闲游。事实证明这一决定的明智,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魅力。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火车从常州赶到了无锡。待到鼋头渚时那里早已人头攒动,入园时已是正午。园内游客众多,我们只能夹杂在人群中往前移动。此行我只因被鼋头渚早樱的照片所吸引,却可惜来晚了,早樱已谢,长春桥上已看不到云蒸霞蔚的樱花,这让我大失所望。虽路两旁的晚樱开得正盛,密密匝匝的紫红色团成一片,却也不能激起我的兴致。无意间瞥见江南兰苑,虽要另外收费,可票价也不高。在得知小伙伴不打算进去的情况下,我当即决定独自进去。一进园,顿感安静清幽,与外面的喧闹形成极大反差。入口右侧有一亭,亭内石碑正中刻有王羲之书写的“蘭”字,旁边还刻有一联为“山静兰初放,亭幽竹与清”,让我还未见兰的身影,就已感受到了它的高贵脱俗。左转入一门洞,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密竹成林,环绕水塘,塘边有一水廊,廊内三两游客正品茗赏景。园内的建筑是江南式的庭院,几株翠竹立于院角,假山上已有藤蔓覆盖。室内布局清爽,各式品种的兰花被置于高几、圆桌、方凳、窗台之上,遗世独立,与墙上名人的兰字、兰画共同构筑成一方兰馨满溢的静谧空间。在兰花的栽培区,温度和湿度被控制得正合时宜,兰花或就势长于水边,或被栽种于石间缝隙,或被置于树桩凹陷处。在这里,时间也似慢了下来,初放的兰花静立不语,只等待与有缘人邂逅。我突然明白起来,这可能就是这里要另外收费的真正原因吧,否则大量游客涌入,不仅会破坏兰苑的清幽,也会影响兰花的生长。一般游客都是匆匆赶往前面的景点,不会停下来花费大量时间观赏要另收费的景点,只有爱兰之人才会乐于放缓节奏,移步兰苑,而兰苑回报给有缘人的,不仅是它的美丽,更是一种从容的生活心态。 出得兰苑,外面游客依然络绎不绝。我径自往前走去,看到前面密密麻麻地游客正在排队,我不知道是要坐船去到哪里,也加入了队伍。我在人群中缓慢移动,一点一点。不知道来了又走了几班轮船,才轮上了我。我挑了露天的船舷边站着,望着渐离渐远的岛屿兀自出神。偶尔湖面上盘旋掠过的几只不知名的鸟为湖水添了许多灵动。水面上不时有几只快艇溅起泛白的水花嚣张地呼啸而过,艇上的游客也和那水花一样兴奋。上岸后我才知道我到的是“太湖仙岛”。随意走了走,并无大趣。印象深刻的是小岛上的风极大,我犹记得阳光打在湖面,碎碎的金色随着水波在水草中来回飘荡的画面;忘不了那棵孤零零立在岸边的大树,树根已完全被水没过,树枝向两边分开,树叶却在湖风中繁茂。 离开鼋头渚时天色已暗,我抱着极大的期待来,却带着失望离开。但这却让我看见我对美好事物的强求,反而让我忽略了旅行的本质,就是在过程中感受,记住凡遇见的就是最美的风景。如果现在让我换一种心态来看鼋头渚之行的话,我想它带给我的失望让我得以认清最近的自己并能借此自我调节和改正的话,我想这才会是它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第三天我们吸取鼋头渚的教训,八点就到了那里。蠡湖是太湖的一个内湖,相传是范蠡带西施泛舟的地方,该园故因湖得名。来之前听说蠡园内正桃花盛开,非常漂亮,及至看见才知名不虚传。一进园,艳丽的颜色随即跳入眼内,让我有惊艳的感觉。几株盛放的桃花有如晨起的妙龄少女正临水梳妆,水面上飘落的花瓣就像她们不小心泼落的胭脂,染红了春水,也在观者心上漾起了一圈圈涟漪。园内的湖水贯穿始终,亭台、假山、游廊都依水而建,步入其中,可真正达到移步换景的境界。及至到了南堤春晓,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我永远不会相信有一种美丽还可以如此慑人心魄,那种视觉的强烈冲击让我明白文字上的“桃红柳绿”四字在现实画面前是怎样地缺乏灵动和色彩。堤坝上桃花和柳树间隔栽种,桃花在湖风的吹拂下竞相吐艳,颜色之丰富让我叹为观止。后来得知,蠡园内有八百余株桃花,二十余个品种,难怪会铸就如此美景。堤坝旁建有四季亭,四亭造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种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四亭两两相对把水围成了一个正方形,水中植有荷花和睡莲,去年的茎干兀自立在水中,倒是一隅睡莲的叶片连成一片,承接飘落的花瓣,似有不忍。正午过后,我俩才在不舍中离园。 出园后力力说要去吃正宗的苏菜,我俩就打算坐公交先回住处,在住处旁就近寻找,可谁知竟坐过一站。下车后我俩四处寻觅苏菜馆,可看到的却都是粤菜、湘菜等非本地菜。快放弃时觅得一家苏菜馆,可惜厨师已下班,只有面条。我俩已经饿极,面条就面条吧。进去后才得知这是一家素菜馆,用餐中一直有经乐传来,我以为是播放的音乐。谁知力力去楼上下来后神叨叨地跟我说上面一个房间里有很多人在打坐念经,这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一直听到的经乐竟是真人吟诵。出店后,我俩不经啧啧称奇。我凭借我的方向感带力力从别条路回去,路遇一家茶叶店。因为力力一直念叨要买茶叶,我俩就进去了。谁知老板热情好客,我俩竟在茶叶店品起茶来。我不懂茶叶,也不好喝茶,但我极喜欢听老板讲茶。他跟我们讲泡茶时的讲究,告诉我们不同的脾胃和季节要喝不同的茶。看着干瘪的绿茶在沸水中胀开,有如一片片蜷曲着的小生命。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一切都有冥冥注定。是上天的指引让我们坐过站,才让我们得以去到素菜馆聆听佛经。也因此路过茶叶店,才能在匆忙假期结束前的最后一个下午得以在茶叶店如此闲适的地方品茗。这难道不是上天在告诉我,即使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工作可能乏味枯燥,当我们不能改变外界时,我们为何不改变自己的心态,就如那个下午品茶时的心境,心无杂念,眼观茶,鼻嗅茶,口品茶,最重要的是,心中有茶。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