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审判者”米迦勒
作者:郑磊 发布时间:2014-07-10 10:17:17
在基督教的绘画与雕塑中,经常能见到一位手持红色十字架与巨龙搏斗的金发少年,这就是米迦勒,上帝身边的首席战士、天使军最高统帅。他对邪恶恨之入骨,对善良充满慈悲,是“绝对正义”的化身。《圣经》里提到米迦勒的次数不多,但每次提到他的时候,他都在为正义而战。他的传奇,始终与使命和担当联系在一起。 “米迦勒”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如同上帝一般”。而在西方,法官被认为是“仅次于上帝的人”。米迦勒的标准形象是左手剑、右手秤,象征着正义与公平,其在塔罗牌中代表“审判”。米迦勒主持正义、引导世人、勇于担当的品格也与法官的定位高度契合。 “担当”,是一个普通而不凡的词,区区十几画,其中的内涵远比写起来更深更复杂,它代表了一种品质、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就像一杯不加糖的浓咖啡,初尝似艰涩难咽,细品则回味无穷。 历千年而不倒的赵州桥、八级地震憾不动的“最牛希望小学”、雨污分流不惧洪涝的青岛德建排水系统、为救学生身负重伤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生命最后一丝力量保护乘客的“最美司机”吴斌……这一个个熟悉而闪耀的符号背后所折射出的智慧、良心、勇敢和牺牲,无不源于那一份沉甸甸的担当。常言道,“不患无策,只怕无心”,有了担当,才有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追求,才有为信念不计得失的奉献;有了担当,才能精益求精创造不朽的奇迹,才会舍己为人实现伟大的升华。正如毛姆所说,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千百年来,一切杰出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勇于担当,他们在乱世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太平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官则“在其位,谋其政”,归隐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担当,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承诺,是路漫漫而求索的执着,是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绝,是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孤寂,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信念,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是己溺己饥独清独醒的情怀……习近平主席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谈及执政理念时鲜明地阐述道: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有担当,心底才通透明亮;有担当,眼中才不再迷茫;有担当,浑身才充满力量。人民法官作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是法律殿堂中的“审判者”米迦勒,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把公平正义放在心头,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牢记使命,坚持原则,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切实履行好人民赋予的职责,让人民群众通过每一个案件的公开、公平、公正审判汇聚起对司法的信赖和支持,一步一个脚印,为实现法治中国梦不懈努力,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