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各地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政务微信成为中国政府提升公信力新平台
作者:华春雨   发布时间:2014-07-14 09:46:59


    一项由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政务微信在过去一年中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新平台。

    13日,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和中国新闻发言人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政务微信发展年度分析报告2013》。

    报告显示,政务微信在中国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政务微信总数为3600多家,而到今年一季度,其总数已经接近6000家,一个季度的增量达到了去年全年增量。

    微信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在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这款应用程序得到大众青睐,目前用户已经突破6亿。平台的高人气也吸引了大量政府机构进驻,开通用于亲民问政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务微信账号。

    去年10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其中也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

    去年9月12日,带有“国务院”头衔的官方微信账号——“国务院公报”开通。之后,外交部、国家统计局以及公安、共青团系统等也纷纷开通微信,引起社会关注。报告统计认为,过去一年以来,中国政务微信已形成全覆盖、分层级、网格化的发展态势。

    根据报告,在地域分布上,内地31个省区市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都已有政务微信账号开通。其中,浙江数量最多,为438个,其次是广东340个。

    从行政级别来看,从中央到基层都有政务微信开通,其中,区县级及以下行政级别的政务微信数量最多,占75.93%。而从领域看,公安系统的政务微信总量最多,达到1094个,占30.30%,其次是共青团系统,数量为408个。

    “政务微信在过去一年中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新路径。”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国庆说。

    王国庆同时指出,借助微信这个新的互联网技术平台,政府还能提供许多创新服务方式,由此拉近了政府与公众的心理距离。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地震时,政府曾利用政务微信进行应急管理和社会动员。在山东寿光,公安系统首创了“微信通缉令”,而在福建厦门,警方曾利用微信进行预警,实现5分钟成功抓捕犯罪团伙等等。

    “各种新颖的、高效的政务服务方式正在微信平台上得以实验和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董关鹏说,“与医院对接的挂号和诊疗服务,与公安系统对接的户政、治安管理等,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报告同时也指出,目前政务微信在运营品质、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等方面还存有一定问题。

    专家表示,政务微信所拥有的即时传播和社会动员优势,使“指尖上的政民对话”成为可能,善加利用,其将产生更加积极而正向的影响力,帮助政府提升公信力。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