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太浮山
作者:余子怡 李斌 发布时间:2014-08-05 09:50:07
周末一起去爬山,对这句话从小便有过太多的幻想。小时候爸爸妈妈还处在为了生活狠狠压榨白天的时光去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的财富时,我却是一个人独自守着电视。动画片里有孩子们在山间草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音乐之声》里有弥漫在山间的默默温情;《金粉世家》里有醉人的香山……或许支撑我如此向往与山接触的理由是源自于懵懂时期没有杂质的小小情怀,但这也算得上简简单单的启蒙而已,我没有爬过山,我满心期待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期待的是居高临下、俯视一切,将世界看得真真切切的愿望,小时候对山的眷恋柔情渐渐转变成对高山的敬意,一心向往高山高处的风景。 太浮山,一座没有听过名字的山,刚走进这座山,就听到沟渠里的小溪潺潺,清澈得可以看到水下面怪石嶙峋,登山的劲头顿时从内心滋生,吸引人向更高处、向更深处寻访便缘于此吧。 漫漫攀爬的初衷往往是一群人作伴,拾级而上,大家可以有说有笑,但是登山过程还是不出意料地一点一点蚕食着我的信心,才爬了200多阶台阶,我就像一颗脱了水的大白菜,提起来无精打采,放下来无人问津,再看看我们随行的十人小分队,竟都是“半斤八两”,气喘吁吁。擦了一把汗,看看四处,青山秀水,可惜我无心留恋绿影婆娑,溪水淙淙。为了不太落后,还是得重整旗鼓,本以为休整过后更有力气登山,反而是打乱了先前的节奏,想想之后还是改变策略,放弃了走走停停看风景,吹吹微风纳微凉的惬意,下定决心一拼到底,冲冲冲!直指最高峰! 我不求速度,但求有力气爬到顶峰,撇开教育意义不谈,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虽然慢吞吞,却也是可以爬到终点的。到了半山腰时,有一大块空地,视野很开阔,远远地可以看到南方的稻田和中间一弯水渠。渐渐地,我跑在了最前面,虽然我是因为怕登不上山顶而不敢休息,且一个人向前的探险很满足我的好奇心,但内心也挺瘆的慌。回头望了一眼,没看到人影,想必在后面的人也累了,为了给自己壮壮胆,我开始发挥自己“金嗓子”的优势,“已经爬到500阶啦”“已经爬到700阶啦”…… 台阶的尽头还有一段百余米长很陡的山坡,风将落叶吹向我的发梢,飘飘而然落在山坡上,用脚踩上去吱吱作响。山顶的树不像山脚和山腰那么规整温柔、反而显得肆意张扬,因而给人一种“生人勿进”的错觉。我独自一人磨磨蹭蹭地往前走了过去,绕了一个弯还没看到山顶上耸立的寺庙,在这丛林茂密、草木葳蕤的大山中,我心里不禁开始打起鼓来,毅然地,我赶紧往回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惜此时内心的恐惧战胜了我的好奇心,带着遗憾,我对着大山狠狠呐喊了一番,很舒畅。终于看到小分队跟了上来,我才感受到力量,毕竟胜利在望,我卯足了劲往前冲,直到登顶,一瞬间满满的成就感袭卷了我。 无限风光在险峰,心之所往,果然没有辜负这一千多阶台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顶格外宁静空阔,不带有一丝矫揉造作,俯视大地,才得以把一切看得真真切切。最初只当这次爬山是“游戏人间”,结果却是宁静而真切的世界与天真的想法碰撞。回头望,不迈出试探的脚步,永远都只能拘囿于脚下,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作者单位:湖南临澧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