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陌上思
作者:罗婷   发布时间:2014-08-14 14:40:05


    到法院工作已有些时日了,趁着白日的热气渐渐退去,突然很想到外婆家旁边的土路走走,这里有我太多的童年回忆,可以说,童年的我就是走在这条土路上,直至不见的。

    以前我是坐客车来外婆家的,下车后还要走一段长长的土路,上坡,途经一小片坟地,路过几片稻田,再绕进曲折的小巷,直到看见外婆家门外繁盛异常的花草。后来条件变好了,我是坐车来外婆家的,只是要把车直接开到外婆家的门前还有点困难,所以汽车一般是停在大路旁边的空旷处。虽说不是很方便,但下车后还能走一段土路,家乡的那种味道还在。几个月前,村上出资把一条水泥路径直修到了外婆家门口,车虽容易开进,可总感觉有些熟悉的东西已经找不到了。现在,我坐在田埂上,脚踩着稻田,我知道,那是乡下本应有的乡土气息。印象中的乡下,就应该是泥土、稻田、汗水,还有农民那被晒得黝黑发亮的皮肤,小孩子们会不厌其烦地在泥土里掏挖,直到挖出一条蚯蚓或者别的什么能让他们开心很久的东西。在这里,泥土就是孩子们的玩具,就是乡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出门时经过几家早已翻修过的旧居,心想着,或许会有几个从门里探出头的小孩把我当成异乡人,那时我或许可以跟他们说,我在这里玩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走至熟悉却又陌生的大道上,脚下是水泥地的坚硬。抬眼望去,金黄色的稻田被夕阳的余晖映照得色彩更加浓烈。半米余高的稻苗间冒出一株株高出稻苗十几个厘米的杂草,微风吹来,倒比稻子摇曳得更加妩媚。右转,才走上了儿时那条熟悉的土路,只是路边那排竹子已颓然萧条,记得儿时的我们会在出新笋的时候钻入其中找笋,找到一小撮后,兴奋地跑回外婆家让外婆炒上一盘最新鲜的竹笋煎蛋。再往前,来到那条分叉路上,惊奇的是,儿时那条可以过手推车的土路,竟瘦到只能容许一人通行。转身,抬眼望去,是一条一眼就望到了头的土路,儿时的我却总觉得很长。经过白天的炙烤,路上的土壤已经十分坚硬结实,记忆中却总忘不了雨天走这条路的泥泞和艰辛。路旁的杂草不再是儿时的茂密,虽说看着更宽敞,却不会再有那种从中发现的喜悦和蛇出没的担心。稻田旁的沟渠水已骤减,只有农民会在劳作后用来洗手洗脚,可是现在已经长大的少年是否还记得他们曾在里面游水嬉戏过呢?一人在路上慢慢踱着,一农民扛着锄头从我身旁走过,等我再次回过神来时,他竟已走出百余米远,走上了另一条与我垂直的土路。然后,我就坐在田埂上,面对着黄澄澄的稻田,写下了如上文字。其间还能听到过往农民用熟悉的乡音交谈,倍感亲切。不时有小小的黑色虫子爬上我的脚,它们到底是循着熟悉而来,还是闻到陌生而至?

    远处已收割过的田地上,农民正在烧秸秆肥田,浓白色的烟雾汩汩上升。直至我写完离开,烟雾不减反而更加浓绸。起身,离开,我渴望看见儿时的我跑在这条土路上,笑着,蹦跳着。无奈,她却只能活在我的记忆中,永不老去。现在明白,越成长,儿时的路越短,越窄,可回忆,却会愈来愈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