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海宁警方抓获一个罐装煤气掺假团伙6人被刑拘
作者:王春 陈清平 蒋晓峰   发布时间:2014-08-18 10:50:48


    现在很多小区都开始使用管道煤气,但罐装煤气的市场需求依然还很大,而有人就瞄准这个市场,动了歪脑筋。

  现在市场上的煤气一般在120元左右,而近段时间,在浙江海宁的长安、盐仓、许村等地出现了略低于市场价的煤气,价格大约100元左右,差价在20元左右,从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细心的人发现,低价的液化石油气不像以前那么经烧。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警方接到线索后,通过细心侦查,终于揭开了潜藏在廉价液化石油气背后的秘密。

  日前,海宁调集巡特警、长安、盐仓警力,成功将凌某、金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新买煤气不经烧

  “我们家这几次买的煤气好像不太对,一个月不到就烧光了,火头的颜色也比较红,有时还会发出‘嘭、嘭’的声音,以前一瓶煤气要烧3、4个月呢。”最近,家住海宁市长安镇的钱阿姨晚上出来乘凉时,和邻居拉起了家常。结果几个人一聊,发现买的液化石油气都有相似的情况。

  买到此类液化石油气的人越来越多,情况很快反映到海宁市住建局。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对长安镇上的个体液化石油气销售点进行了抽样检查,结果在低于市场价销售的液化石油气内发现了二甲醚成分,这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住建局马上将线索移交至海宁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侦查员对个体液化石油气销售点展开了秘密调查,发现每天都有人开着货车将满瓶的液化石油气送至个体销售点,同时将空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带走。

  通过多日蹲守,侦查员很快确定了2辆来往于个体液化石油气销售点的可疑货车。一路跟踪,可疑货车都回到了海宁市盐仓开发区大堤路附近的某代灌液化石油气服务部。服务部的老板凌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他的服务部专门将空瓶运至外地,充满液化石油气后重新分销至海宁盐仓、长安、许村等地的个体零售点。

  为追查上家,侦查员围绕装货的2辆货车继续展开追踪。通过一路顺藤摸瓜,民警发现服务部销售的液化石油气分别是从桐乡市河山镇和浙江绍兴县柯岩镇上2家不同的液化石油气公司购买的。

  兵分三路齐收网

  由凌某延展开来的伪劣液化石油气产销网络渐渐清晰,侦查员一边收集证据,一边耐心等待着最佳抓捕时机。8月7日,收网时机成熟,海宁警方组织3路侦查员分赴盐仓、河山、柯岩,同时实施抓捕。

  一路侦查员冲进绍兴县柯岩镇的一个液化石油气销售点,偌大的厂房内矗立着5个高高的液化石油气储存罐,3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为空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充气。侦查员立即将销售点的老板蒋A、主管陈某和站长蒋B牢牢控制,另一名老板宋某当时不在厂内,警方正在积极追捕中。

  另一路侦查员悄悄摸进桐乡河山镇某村内的一家液化石油气公司,将公司老板金某夫妇擒住后,随即展开现场调查及取证。灌装区里矗立着3个固定的液化石油气储存罐,二甲醚则存放在专门的汽车储存罐里,一旁的工人正按金某要求的比例进行混装。

  盐仓的液化石油气服务部则隐藏在一个厂区门卫室旁的车间内,凌某的工人们依然如往常般奔波着为个体销售点运送灌装好的液化石油气。侦查员将凌某抓获后,立即对车间内的伪劣液化石油气进行查扣。

  据统计,行动当天,警方当场查扣伪劣液化石油气达100余吨,涉案价值100余万元。

  秘密在2000元的差价上

  据了解,二甲醚的市场价价大约是4000多一吨,而煤气的市场价为6000多一吨左右,两者差价两千元,在金钱的诱惑面前,黑心气商为谋取不法利益,以自己开设的正规公司为掩护,干起了不法勾当。而购买掺了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就如同在家里放了一颗危险的炸弹。

  “1年多以前,有客户跟我们说,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可以降低成本。”蒋A等人交代,虽然知道其中的危险,但他们还是心动了。5个储存罐中,他们保留了1号和2号罐,这2个罐内装的都是纯液化石油气,只在绍兴范围内销售。其余3个罐则按照客户的需求,掺入不同比例的二甲醚进行销售,整个过程全部由站长蒋B操作。

  桐乡市河山镇的金某夫妇从2009年开始经营液化石油气生意,去年6月,金某就因为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被桐乡警方抓获,被法院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期3年执行。“被判刑后我刚开始不敢加了,因为知道二甲醚会腐蚀钢瓶的橡皮圈,有安全隐患。但不加之后生意就没了,我就又偷偷开始掺了。”金某说。

  凌某从事液化石油气销售已近10年了,他从个体销售点开始做起,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后,又叫来了亲戚帮忙。他四处寻找价格更低的进货渠道,当发现掺了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价格低,烧起来火焰更旺,更好卖时,便铤而走险。

  从警方中了解到,二甲醚也是一种可燃的气体,但是如果要使用二甲醚,灶具要适当改装,而把煤气和二甲醚装在一个瓶子里,问题就大了。因为二甲醚非常特殊,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般煤气瓶里的橡胶,连接的塑料管都会被腐蚀掉。很容易造成煤气泄露,而要证实煤气是否掺假,只要将新买的煤气阀门打开,里面液体喷出,如果将泡沫板很快腐蚀的,就是掺了二甲醚。

  警方的话得到海宁质监部门的证实,而要防备上当受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到正规煤气站点购买。

  目前,这6人已被海宁警方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事拘留。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