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传承铁人精神 打造“大庆石油人的法庭”
——记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法院乘风人民法庭
作者:张德金 董玉萍   发布时间:2014-09-16 10:39: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法院乘风人民法庭位于大庆精神的发源地、铁人王进喜的故乡,是新时期好法官顾双彦工作成长的地方。法庭始建于1992年12月,辖区面积24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社区工作站4个、公安分局2个、以大庆油田为主体的国有中省直县处级以上企业16家、火车站1个、牧场1个、个体工商户及各类公司超万家、人口逾30万。法庭现有干警22名,在编干警9名,其中法官8名,合同制干警13名,全庭干警平均年龄34岁,研究生学历干警3名,其余19名干警均是大学本科学历。

  五年来,乘风人民法庭共为辖区审理民商事各类案件7654件,案外调处纠纷500余件,审限内结案100%,调撤率87.6%,无错案、无超审限案件、无缠访,闹访案件。赢得了辖区石油等企业和群众的拥护、爱戴,他们称赞:“乘风法庭是大庆石油人自己的法庭!”近日这个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政法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之一:传承大庆精神,铸就法官队伍革命化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我国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传家宝。乘风人民法庭通过身在大庆学好大庆精神、身居铁人故乡学好铁人精神,并传承到法庭的各项工作中,使法庭的职能作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路上越走越宽广。

  学大庆、铁人精神,提升队伍素质之“高”。他们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对法官教育的必修课,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播撒到干警思想深处,凡被院党组选中派到乘风法庭工作的干警,第一课就是到铁人纪念馆参观学习,面对铁人雕像宣誓;并向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哺育出来的“新时期好法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顾双彦同志学习,使乘风法庭成为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试验田”,成为干警成长、进步的高素质摇篮。

  学大庆、铁人精神,强化法官理念之“魂”。一批批大学生、研究生到乘风法庭工作,他们到这里不是为了“镀金”,为了是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锤炼自己,百炼成钢。乘风法庭年办案数比一般法院的年办案数都要多。虽然今年办案法官增至8人,但案件数量增长更快,案多人少的矛盾一直都很突出,每名法官年均审结案近300件,5+2、白+黑是工作常态。他要求法官要具有大庆、铁人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精神。

  学大庆、铁人精神,铸就公正司法之“铁”。法庭案件具有特殊性,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婚姻继承、相邻关系、人身损害、民间借贷都可能形成纠纷,乃至对簿公堂,在巨大工作量的压力下,他们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把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达到“案结、事了、人和”,他们在大庆、铁人精神激励下打造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凝聚力、战斗力、公信力。

  乘风人民法庭通过学习,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铸就了一支政治先进、业务精通的法官队伍,推进了法庭的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创造了一个个辉煌的佳绩。自法庭组建以来,荣获“全国优秀法庭”、“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先进集体”、集体一等功等国家、省、市级荣誉50多项,法庭干警112人次荣获国家、省、市级荣誉,培养出政法部门领导及中层干部19人。

  之二:传承大庆精神,让法庭工作人性化

  大庆石油工人们为了给祖国献石油,他们在国内外艰苦奋斗、四海为家,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作为身在大庆,身居铁人故乡的乘风法庭法官,如何为这些石油工人当好公仆,如何用公心、爱心为他们调处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使他们在外安心工作、回家和谐生活,成为了乘风法庭、法官追求的目标和工作的宗旨。几年来他们通过“东篱采菊”等形式向先进学习,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创新实施了一系列为民、爱民、亲民、利民、便民、惠民的人性化举措,打造了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平台。

  积极构建调解网络。为落实市委提出的六调联动措施,乘风法庭与辖区内的各社区工作站、公安社区治安队、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二级单位、银浪牧场等单位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调处矛盾纠纷,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调解网络工作体系。调解网络以法庭为中心,与其他各参与主体成立联合调解中心,定期召开联席会,对疑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并进行集体讨论、会诊、分流,确定纠纷的调处方案和解决办法。在各参与单位挑选1-2名有丰富调解经验的人员作为“调解联络员”,由法庭对调解员登记造册,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调解方法和技巧、调解协议制作等方面的培训。调解网络的构建形成共同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机制,绝大多数案件和矛盾都化解在萌芽之中,既减少了当事人讼累,也节约了司法资源。自法庭调解网络建成以来,法庭工作人员先后电话指导调解70余次,现场指导调解120余次。很多疑难复杂的案件,在联动机制下的调解网络中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突出司法人文关怀。法庭干警每人每月捐款建立“困难当事人救助基金”,并与辖区“爱心企业家协会”联系,救助生活困难的当事人。79岁的李老汉,因赡养问题将三个女儿诉至法庭,经了解李老汉的二女儿、三女儿在外地居住无法联系,大女儿在本地,但身体残疾,生活艰难,无法尽赡养义务。我们先用“困难当事人救助基金”为老人购买了煤、大米、豆油、鸡蛋等物品,帮老人渡过难关,后又多方努力,找到了老人的二女儿、三女儿,经主审法官耐心调解,她们最终同意每人每月给李老汉500元生活费。截至目前,法庭援助孤寡老人三名,共使用基金捐款2800元,有效缓解了孤寡老人的生活压力。

  坚持调解优先,实施“五调十法”。“五调”即在立案前、送达中、庭前、庭中、庭后五个环节都运用调解手段,使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期间,有百分之一的调解可能,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十法”即用情明理法、判例调解法、换位思考法、缓解矛盾法、借力调解法、巡回调解法、联动调解法、委托调解法,手机调解法,批评教育法。法庭曾审理过一起案件,两名当事人在某商场购买农药,喷洒后部分农作物受损导致减产,遂将商场和生产厂家告上了法庭。开庭时双方均非常激动,原告认为责任在被告,向法院提出鉴定申请,鉴定费用高达3万余元。被告则认为自己无责任,是原告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导致作物受损减产,并称将官司打到底。法庭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查明减产的责任的确在原告,如果按诉讼程序,原告不但拿不到一分钱,还要损失鉴定费3万元。深感农民耕种的艰辛,法庭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劝说原告,使其想通。法庭又来到大连生产厂家,企业老总被我们的精神感动,在明知己方无责任的情况下补偿原告一万元。案件审结后,法庭还邀请厂家专程来辖区为农民讲授农业知识,提高科学种田意识。

  之三:传承大庆精神,创新服务模式精细化

  乘风法庭根据大庆油田“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的点多面广地域特点和石油工人“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的工作性质,结合工作实际,创建了“四庭一会一点的全新服务模式”,使司法为民以人为本接地气,执政为民通下情,更加便捷化、具体化、精细化。

  “移动法庭”。“移动法庭”他们坚持了多年。以前办案时是携带手提电脑和小型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走进村屯、集市、商场、市场、家庭乃至油井旁等处,就地提供法律咨询、受理、办理简易纠纷。两年来“移动法庭”出庭办案300余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4000余人次,发送宣传单6000多份,现场解决纠纷400余件。既减少了群众往返法庭的奔波和路费,降低了诉讼成本,又通过办案扩大了法律宣传效果。

    “巡回法庭”。对赡养、相邻关系、人身损害、简单债务纠纷等具有普遍教育、示范意义的案件,他们立案后不坐堂办案,而是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到当事人的居所地开庭,在纠纷发生地调解。特别是对年老体弱的当事人,坚持上门服务,到当事人家里开庭,让当事人亲属、朋友、邻居参加旁听。巡回法庭在为当事人释法析理的同时,也使旁听群众受到了教育,取得了“办结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深受百姓欢迎。两年来巡回法庭开庭45场,现场就地审结案件36件,受教育群众近万人。

    被告何某患有严重股骨头坏死,瘫痪在病床上生活 不能自理。妻子王某虽体贴入微的照顾却没能唤醒其对生活的信心,其多次自杀未果。今年元宵节前一天,何某再次寻死,妻子劝阻反遭其殴打,妻子遂到法庭提出与其离婚。法庭立案后,感觉妻子多年对丈夫不离不弃,双方应该是有感情的,针对原告这种“负气”离婚的特点和被告人的身体状况,他们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不但使双方解开思想疙瘩重归于好,而且说服了王某,使其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夜间法庭”。法庭辖区内大型油田企业27个,职工10多万人,特别是一线职工白天工作忙,如果按正常工作时间走法律程序,把有纠纷的职工传到法庭诉讼,会影响油田生产。为方便油田职工诉讼,让他们解决纠纷和工作两不误,他们提出“宁可法官吃尽千般苦,不让油田职工多跑半步路”的口号,把开庭调解时间由早晨九点钟改在晚上七点钟后,法庭干警们挑灯夜战,为油田职工解决纠纷(后来这一专门为油田职工的便利举措也扩展到普通群众)。两年来,法庭干警共310人次参加夜间办案,共送达材料1000多份,调查取证材料300份,“夜间法庭”结案265件。

    “社区法庭”。为加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法庭在各社区居民点建立“社区法庭”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社区法庭”建立以来,协助社区调解组织调处纠纷300多件,提供法律咨询1500多人次,送达各种材料200多份。社区居民们说:“法官把这里当成家看待,常来常往不断流。”

    今年正月初四下午4时,法庭接到东湖社区打来的电话,有对夫妻打架难解决,要到法庭离婚,问该怎么办,庭长二话没说,告知当事人不要离开社区办公室,随即安排法官和书记员来到社区,耐心细致做起了这对夫妻的思想工作,使夫妻双方和好。

    “家庭建设研究会”。法庭婚姻、家庭纠纷年受案在700件以上,且居高不下。为此,他们创办了“家庭建设研究会”,通过定期与企事业单位召开联系会,全面了解相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家庭生活问题,从而推进解决家庭矛盾纠纷。通过“家庭建设研究会”使婚姻家庭案件调解率大幅提高。

    今年二月,法庭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原告是大庆市某中学的老师,被告是油田买断职工,双方分居已经三、四年,矛盾由来已久,而且双方一直为六岁的儿子归谁抚养的问题不断诉讼,两人之间也经常因为孩子的问题在家里、单位争吵不断,矛盾逐日升级,因两人家庭矛盾东湖分局出警记录就有五次之多,庭审中双方的态度更是异常激烈,毫不退让。我们与学校的校长、老师一起对原告进行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知其孩子毕竟这些年都是和母亲一起生活,不应该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作为母亲可以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多方劝说下,原、被告双方终于达成谅解,持续了多年的争子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

    “便民服务点”。他们针对银浪牧场距法庭较远,群众诉讼不便,法庭建立了“便民服务点”,每周四派干警轮流到便民服务点办公,解决当地村民的纠纷。去年8月份,银浪牧场便民服务点案外成功解决了22起奶站拖欠农民奶资的纠纷。春耕在即,为及时解决纠纷,法庭人员全体出动,分头做工作。一方面深入奶户家劝解奶户稳定下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利,另一方面到奶站耐心教育奶站经营者,让其及时清偿奶资。当得知乳粉厂欠奶站奶资后,我们马上打电话与乳粉厂进行沟通,最终使三方达成协议,乳粉厂先为奶站经营人垫付10余万元奶资。此纠纷的解决仅用三天时间,奶农们高兴的说“乘风法庭的便民服务点真是方便群众啊”。自建点以来,共接受牧场农民咨询300余次,现场解决纠纷40余件。

  之四:传承大庆精神,打造科技法庭现代化

  大庆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铁人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无私奉献。乘风法庭各项工作能够快速发展站排头,靠的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铁人精神,用艰苦创业和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和态度,积极创造条件,取得各方坚实的物质及科技支持。

  国家政策扶持、各级领导和企业关怀是乘风法庭发展的动力源泉。法庭的组建、法庭科技含量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都源自国家政策的要求和扶持。乘风法庭组建以来,最高院原院长肖扬、原副院长唐德华、省高院张述元院长、大庆中院于大海院长等几任院长、以及省市政法系统的领导都深切关注乘风法庭的发展。

  初建时的乘风法庭,由大庆石油管理局提供钻井一公司一处地点作为法庭办公场所。但随着案件的增多,审判科技含量的需求,原有办公环境已不适应新的审判形势和法庭发展的需要,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政府 、区人大和区政协以及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法庭于2004年6月进行重新改扩建,同年12月2日就竣工投入使用。在改扩建法庭时,严格按照最高法院“建设规范化法庭,实行三区分开”的规范化法庭要求,在法庭结构、科技含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改扩建后的新法庭建筑面积1830平方米,三层楼、双侧走廊格局,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法庭三区分开的特点,法庭一层为审判区,主要设置立案中厅,三个审判法庭和速裁庭及值班室,分为当事人通道和法官通道,外来人员通过当事人通道直接进入审判法庭,法官从办公区通过法官通道进入审判法庭;二层为办公区,主要是法官办公室,会议室和荣誉室。法官实行集中办公;三层为综合生活区,主要有法官食堂,干警休息室、健身室、备品库、食堂等。

  大庆中院党组、让区法院党组的关注领导是乘风法庭发展的坚实基础。中院党组十分关心乘风法庭的工作,涉及法庭发展的问题中院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协调,我院党组对法庭物质投入、人员配备不断加大力度,尤其在科技化建设上,全力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审判环境内网、外网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审判流程微机化、无笔化,实现了审判流程局域网全院一体化,达到了审批流程网上操作、办案程序方便快捷、便于案件质量追踪监督的效果。在外网建设上,法庭在三个审判庭配备了台式电脑,通过无线网卡随时上网查询案件相关法律法规,便于化解矛盾,使当事人胜败皆服。为增加庭审科技化含量,法庭安装了多媒体举证系统、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方便当事人举证、便于查清案情、规范庭审秩序。此外,法庭安装了安检系统、监控系统以及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保障了法庭秩序,有效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法庭配有打印签章机,实现签章系统化,便于调解书、判决书的及时下发,杜绝了当事人庭后反悔、案件反复等现象的发生。

  全体干警的创新工作是乘风法庭发展的凝聚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广大干警在庭长宋玉庆的带领下,在传承大庆、铁人精神中,不断开拓创新、科学发展。为使法庭记得辖区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他们创建了“七有七全”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庭,让群众走进法庭,享受到了公正司法和司法为民的温暖。他们法庭内设有当事人休息区,在大厅内、走廊全安放了座椅,解决了当事人站立排队、拥挤等候的问题;设有当事人存放包裹的电子柜,供当事人存放衣物服务器,不仅方便还防止遗失;设有纯净水饮水机,不仅解决当事人喝水难的问题,而且能喝上优质水;设有报刊书籍架,供当事人在等候、咨询、立案时阅读;设有急救药箱,箱内装有紧急救治心脏病等突发疾病的药品,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设有法律监督台,他们把全庭干警的照片、职务公示在监督台上,方便当事人联系、监督;设有电子触摸屏,让当事人在这一现代化的“屏幕”上,查找到所有诉讼资料等。为了使便民利民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他们引进了一台巡回审判车,车内设有功能齐全的审判庭,专用电脑、专用打印机、专用签章机,内外网覆盖、庭审全程录音及法律宣传材料,当事人在巡回审判车上从立案到结案,享受到了全方位“一条龙”式的司法服务。

  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乘风法庭将以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司法保障”的讲话作为指导,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始终不懈,推动法庭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强化案件质量、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不断拓展服务渠道。在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反骄破满,不断创新发展,绝不辜负领导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把荣誉做为前进的动力,把司法为民以及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责任编辑: 力蒙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