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一位观相师的自白
作者:熊岚   发布时间:2014-09-18 10:42:49


    观相是一门古老的技艺,这门技艺可以运用到多么出神入化的地步,从韩国电影《观相》可见一斑。里面的观相师金乃敬是韩国首屈一指的观相师,因为身世的原因隐居在荒郊野岭。他之所以学习观相是想知道自己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并不是想以此谋生,但他的儿子却不想在乡下了此一生,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韩国最大妓院的老板娘也不远千里亲自邀请他出山,于是父子俩先后踏上了去汉阳的旅途。

    因为出色的看相技艺,金乃敬无意中卷入了汉阳最大的两个政治势力斗争的漩涡中。皇帝临终的托孤和自身的使命感使他坚定地站在了大臣金宗瑞一边,他们的对手首阳大君是企图夺取皇位的年幼皇帝的叔叔。金宗瑞年过七旬、一身正气,首阳大君则年富力强、如日中天,论正义感和威望金宗瑞占上风,论谋略和权术则首阳大君更胜一筹。最终金宗瑞和金乃敬败在了首阳大君的阴谋和残忍之下,金乃敬还搭上了儿子的性命。

    影片结尾金乃敬说的一番话是点睛之笔。时隔多年之后,首阳大君当初的秘密谋士也是助他成功登上王位的关键人物韩明浍与金乃敬进行了一番对话。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金乃敬说:“我只是看到了人们的面孔,却没看到时代的车轮。就像只看到了时刻变化的海浪,其实应该看的是风向,海浪是因为风而起的。”“你们只是暂时乘上了最高的那个浪罢了,而我们只是搭上了低处被牵着走的小浪。不过总有一天小浪会变成大浪,如同大浪总有一天会变成无数水滴一样。”几句话就道出了历史轮回中时代更替的必然。没有永远的强者和弱者,个人终究只是历史大潮中飞溅的水滴。

    影片有两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首阳大君成功废幼登基后,故意答应赦免金乃敬之子,而当金乃敬不得不屈服说出首阳大君有即将成王之相时,“即将”这一错误的时态表述被王当做把柄,王转身拉弓放箭,金乃敬之子应声倒地。王转身离开时幸灾乐祸地说道:“作为韩国第一的观相师能不能预见到自己的儿子会以这种方式死去呢,反正我是没有预料到。”这个情节看似是对观相师的讽刺,能透过面相洞悉人生预测未来的观相师竟预料不到儿子的死亡,实则是对主题更好的诠释,就算拥有再高超的本领,个人也无法预测自身的命运和扭转历史的进程。还有一个情节是金乃敬最后和韩明浍相见说出那番话后,注视韩明浍许久,说道:“好奇怪的面相,看似卑贱却高贵,只是结局不好,是砍头的面相。”这句话让韩明浍胆战心惊,从此他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一生小心翼翼地过日子,服侍了四任君王,生前避免了被砍头的命运,但在他去世17年之后,因与燕山君生母尹妃的毙亡有关,被从坟墓中拖出,终施斩首之刑。这似乎又可以看出,观相师的话也不是全不灵验的。在我看来,韩明浍的下场是偶然中的必然,一生作恶多端、助纣为虐,就算再小心谨慎,也不会有好的结局。只是借观相师的口说出,有种宿命的味道。

    其实,观相只是一种技艺。俗话说相由心生,金乃敬在剧中告诫他儿子,要时刻警惕自己的面相往不好的方向发展。个人的命运除了与身处的时代有关,与自身的因素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即所谓心态决定命运。观相不能预测人的未来,心怀坦荡也不足以让我们应付未知的处境,但乐观、平和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不至于迷失了自我,也会让我们更坚定、从容地面对未知的旅途。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