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命有限,该如何过好
作者:谭婧 发布时间:2014-09-18 14:36:06
“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具有极端浪漫主义风格的杰作。电影的主角名叫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丹尼博德曼 T.D.雷蒙1900),这个不平凡的名字也预示着1900不平凡的一生。1900是一个被遗弃在名叫维吉尼亚号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1900(男主角)八岁时因意外死亡。天赋惊人的1900无师自通成了船上的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Max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最终与船葬于海底。 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生于船,活于船,死于船,如怒放的烟花一样,绚烂而短暂,然后在广袤的夜空渺无踪影。 《海上钢琴曲》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里面很多场景和画面非常精彩、美好,让人过目难忘,而1900在风暴雨夜里与大海共舞就是其一。 1900和Max初识于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晕船的Max被颠得站立不稳,东倒西歪地迷了路并狂吐不止。1900却很潇洒地出现在Max身边说:跟我来,我有办法解除你晕船的痛苦。于是两人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四处滑动。Max如斯形容:海上怒涛翻涌,我们却自在地游弋,扫过吊灯和家具,我终于意识到我们所做的,是和大海共舞。我们是完美而疯狂的舞者,我们在风暴雨夜里的金色大厅中跳起欢快的华尔兹。期间,1900问Max:“告诉我,你有孩子吗?”Max答:“没有。”1900:“该死,你会被关进孤儿院的!”Max:“真是个疯子。”听到这段话,我不禁莞尔,因为在1900小时候他的养父Danny Boodman曾向他解释过什么是孤儿院,孤儿院是一个大监狱,没有小孩的大人将被关在里面。即使长大成人,1900仍有着孩子般的童真。钢琴随着船的摆动撞破金色大厅的玻璃墙,滑过乘客卧室过道,直接撞破船长房间的门。在船长爆发之前,1900:“晚上好,船长,要不要一起来?”船长无比愤怒,咬牙切齿道:“1900!这船上还会有谁像你这样疯狂?”1900淡定地露出无辜的表情说:“我还在练习中,长官,熟练之后就不会这样了”说完忍不住咧嘴笑开。后果是1900和Max被罚到船底产煤干苦活,Max说被撞碎的玻璃墙可能很贵,他们说不定要一辈子在那产煤了,1900却满不在乎地产了几下煤并顺手把铲子扔入煤锅炉中,笑说这样就不用担心一辈子没工作了。 1900这种享受狂风暴雨并与咆哮大海共舞的洒脱态度,深深地触动了我。人生短短数十载,就像一次单程旅行,而死是终点。期间,我们能且应做的就是尽情地欣赏沿途的风景,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咸。正如作家三毛所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即使面对“恶劣环境”、“多舛命运”,我们也要有一种好好感受的胸襟与情怀。 1900在海上弹奏钢琴的音乐才华,广为传颂,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甚至有美国议员在船靠岸人们匆匆离去时,独自留下来对他表达了崇拜。而爵士乐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n认为自己的才华无人能及,因而来势汹汹地向1900发起挑战。最终1900获胜,令对手黯然离去。这次比赛更加让1900名声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保证他会名利双收,但他的内心依然平静淡定,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他的快乐。接近电影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Max:“这些年你都做了些什么?”1900:“创造音乐。”Max:“甚至战争时期也在做吗?”1900:“即使再也没人跳舞的时候,即使炸弹四处飞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演奏,没有停歇,直到船驶到了这里(被废弃)。”1900的这些话令我很感动,他是一个倾听自己内心的人,无论是被人们的掌声、赞美包围时还是在战乱无人倾听时,他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创作音乐,演奏音乐,宠辱不惊。这让我想起了杨绛先生在她的《一百岁感言》里的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而1900,毫无疑问,从开始就做到了,正如他所说:“I don't exist for anyone.” 电影里还有这样一幕:早已离开维吉尼亚号的Max偶然知道破旧的维吉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坚信1900还在船上,可是1900并没有露面,直到船马上要被炸毁前,Max拿到当年为1900录制的唱片独自在船上播放的时候,1900才在角落里现身。但是1900仍然执意不肯下船,并说出了当年他最终未下船的原因:“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世界太广阔了,让他陌生得害怕,那些城市里的街道无边无际,就像有百万千万的没有尽头的琴键一样让他感到恐惧,他宁愿选择退出生命的舞台,给自己一个尽头,也不愿茫然无措的面对一份无边无际,无所适从的生活。 有影评指出1900说过“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里的“陆地”更多的应是一个隐喻。陆地上纵横交错的令1900感到“恐惧”、“崩溃”的城市街道,不可确定的种种,是人类的欲望。这没有尽头的欲望,正是使艺术家们迷失自我的真实原因。但他表示拒绝,不愿陷于巨大而虚无的漩涡。“欲望没有尽头”——这是1900下船时突然止步,继而终于回身的真实原因。如果下了船,1900将拥有一切:金钱、名望、地位、豪宅、娇妻等等。但他将迷失,失掉他赖以创作音乐的灵敏手指和敏感的灵魂。作为一个艺术家,处身于无尽而不可知的欲望深渊之中,便失掉了真实的自己,也失掉了真正的音乐,从而也将失去其作为钢琴师的价值。这正是除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恋旧情结之外,1900不惜决定与船共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得到极大提升,物质得到极大丰富,同时人们的欲望也得到无限释放,而无限膨胀的欲望令人迷失自己,浮躁、空虚、迷茫,体会不到生命的本真。其实,对于我们有限的生命而言,太多的身外之物都是多余的,我们需要在外物与内心之间找到平衡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不是为物所累,成为欲望的奴隶。周国平在《智慧的诞生》里提到:在希腊哲人们看来,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我想,希腊哲人的智慧,对于今天来说同样适用。 生命有限,享受它的酸甜苦辣,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节制欲望,保持精神自由,如此,我想,一生也算圆满了…… (作者单位:广西全州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