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绝望的念想 悲恸的守望
——读《白夜行》有感 作者:杨元凤 发布时间:2014-10-28 11:30:43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里走路” ——《白夜行》。 有段时间疯狂地喜欢看推理小说,也是那时候开始接触东野圭吾。看的第一本他的书是《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始了追逐东野圭吾的漫长旅程。看过东野很多推理小说,最喜欢的还是成就他天王级推理作家地位的作品——《白夜行》。 书的封面很简单,白底上两个浅灰色牵着手的剪影,在众多华丽包装的书中并不显眼。不过好书的价值从来不在于表面,能为世人所喜爱并能称为好书的,永远是书的内涵。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暗,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时间从主人公雪穗和亮司还是小学生时一直到案件发生二十年后。整本书不是直白的平铺直叙,倒叙和插叙的手法更给故事增加了悬疑性。时间跨度很长但并不拖沓,467页的书情节紧凑极为精彩。两个还是小学生的主人公,一步错步步错,从杀了第一个人开始,为了掩盖罪行、安抚内心深处不断扩大的无边黑暗,身边的人开始陆续遭殃。 女主雪穗是一个在绝望中成长起来因生活变得邪恶的人,为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不惜一切手段。这样一个卑劣的生物体却有脱俗的美貌,猫咪一样高贵迷人。对雪穗容貌的赞美贯通全书,除了苦苦追寻真相19年的警察世垣润三和雪穗曾经想攀附的筱冢一成,所有人都被她优雅的外表迷惑以至于看不清其真面目。从母亲与恋童癖之人交易而将自己作为筹码时,雪穗就失去了人生的太阳。戴上假面的雪穗攻于心计,对母亲见死不救,对同学施以诡计,对养母安乐死,对丈夫隐瞒偷窃……表面光鲜明亮内心却阴暗找不到出路,雪穗在不停的“夺取”中塑造虚假的自我,迷失在虚荣里。男主亮司从一个喜欢剪纸的男孩变成一个在黑暗里的实行者,他本性是善良的,可这种善良只针对雪穗和他唯一的朋友友彦,对于其他人,亮司“精明冷酷犹如地下魔王”。 从二十年前的大阪杀人案开始,亮司和雪穗就一直是共生状态。亮司帮雪穗除掉学校的障碍,雪穗则为亮司偷取软件程序作为维生买卖。亮司和雪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斩断的联系,但在整部小说里,他们唯一处于同一空间是故事的结尾,亮司流着血倒在雪地里,将一切真相掩埋。画面定格在雪穗转身决绝的背影和亮司望着她离去的眼睛。雪穗一直以为自己的夜路是被恨意所照亮,却忽略了天空中并不太明亮的月亮--不惜弄脏自己双手拼命守护她的亮司。 整本书读完感觉到的是满满的压抑。亮司和雪穗都对金钱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望,对挡在身前的绊脚石会毫不犹豫地踢开。“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对普通人来说很平常的事情于亮司和雪穗却是奢望。两人为了能在太阳下生活而努力,约定二十年诉讼时效过去就重新在阳光下做人。这个念想犹如诱惑着夏娃的苹果,可朝它走得越来越快的亮司和雪穗却离它越来越远,到后来明明知道前方是绝路却仍然只能坚守,因为无路可退。书以悲剧结尾,命运从不饶恕有罪之人。 爱是什么?是怜悯?是赎罪?当年幼的雪穗举目无亲时,也许亮司想的是:这个女孩由我来守护。雪穗很难抛开创伤去爱,亮司心甘情愿为她活在黑暗中,直到死亡才得到解脱。纵观整本书,未提爱却比任何歌颂爱的书都深刻。 杀人者并非仅仅为了杀人,亮司和雪穗的犯罪动机触及灵魂深处的罪恶。受害者不仅仅是死去的人,两个凶手甚至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命运如果不那么残酷,雪穗还是那个在图书馆咬指甲看《飘》的漂亮小孩,亮司也不用直至死亡都活在黑暗里。“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结局固然沉重但相比喜剧有更深层次的高度。白夜行--在没有太阳的白天行走,即使是白天,眼前却还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希望所有人都能在阳光下行走。 (作者单位:云南省鹤庆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