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愁在心
作者:王顺华 发布时间:2014-10-28 11:38:51
小时侯,总是厌倦农村繁重的劳作,看到当地供销社工作人员干干净净的衣服,觉得那是一种多么体面的工作,心生羡慕。 当然,儿时乐趣也是很多的。 春天,满山的映山红开了,从中采摘最鲜艳的花朵,用“蕨老爷”的细杆子穿成一串,往嘴里一送,一股酸酸甜甜的汁液就沁入心田。乍暖还寒的时节,茶泡、茶耳长满矮矮的油茶树,一树就可以让你吃个够。还有春夏交接之际,松软的地边土坎间,拨开有细小裂缝的土壤,就有黑不溜秋的宝贝疙瘩——“雷鲍菇”,此菇乃人间美味,随便放点猪油和盐巴,搁碗里用柴火蒸一蒸,拿出来喷香油亮,三碗饭一下进肚。那时干得最多的就是打猪草。猪可是家中一宝,不是为了吃它的肉,更多是卖了猪,可以有一点经济来源,维持家中的日常开支。村里的每户人家至少要养两头猪。红薯、洋芋、稻子还没成熟的季节,猪的肚子特空,要吃一大盆的猪食。小伙伴们放学后的第一要务是打猪草。沟边、路边的猪草被打光了,而人家菜地里长出的猪草可是稀罕物,主人家还舍不得打呢,因此,鲜嫩欲滴的菜园野草成为我们这些肩负重要任务的玩童的觊觎对象,谁偷偷打到了,就是小伙伴中的能人,甚至还要分享胜利果实和成功经验。当然,如果被人家发现了,告上一状,免不了遭父母一顿“炒栗子”。 夏天,浅浅的柴草旁,一咕嘟一咕嘟的蘑菇悄悄地冒了出来。背着竹篮与伙伴们上山去采,采的蘑菇不仅可以饱口腹之欲,还可以将剩下的晒干卖了,买点难得的小物品。梦里都是雨后初晴山坡上的那些嫩蘑菇呢。每天放学都要经过的小溪清澈见底,早晨的水是清凉的,令人不忍离开,下午的水有点温热,无论怎样,水中的小鱼眼看就在手中,但却永远不会落入我们的“魔掌”。夕阳西下的沙滩,赤脚在上跑过,却总被厚厚的沙子扯住匆匆的脚步,免不了摔个“嘴啃沙”。月光如水的晚上,或站或躺或蹲在晒谷坪听大人讲述遗闻轶事,免不了七嘴八舌、打打闹闹,要到临睡才散场。 最难忘的还是秋天。收获的田野看似空荡,但却藏着大家都知道的秘密。翻开禾兜,里面钻满了肚皮银白、身子浅灰的泥鳅。不用多少工夫,就可以装半个鳅篓,可以打好几餐牙祭。前屋的山坡上,板栗熟了,女孩子不用爬树,只等秋风秋雨一过,到得水流经过的地方,老红的板栗就可以捡到手酸了,蒸熟了的粉糯的板栗满口留香。就连最不起眼的茅草,也变出一片片粉白的花海,飞舞在爽净的秋风里。 冬天,厚雪铺满大地的时候,呵气成云。这时,可以躲在屋子里烤豆子、红薯。豆子搁在手提的火箱里,熟时一阵噼噼啪啪乱响,忙不迭地捡起来丢往口里,嘎嘣嘎嘣的脆响让你觉得豆子的一生都会以你为荣。火坑中的红薯冒出丝丝香气,寒冷的冬天因此露出温润的胸怀,简单健康的食物令人平添满足。 从懵懂的童年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在人到中年的我看来,故乡的一切,早已物物俱非:小溪水浑浊不堪、白肚灰背的泥鳅难觅其踪——而漂亮的高楼空荡少人,连鸡犬之声难闻…… 父母健在,故乡仍然是那个故乡,就算面目全非,仍然是心里最为温馨之地……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