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一位“君子”法官
作者:廖俊霖 发布时间:2014-11-19 13:27:05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论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一百多次。即使在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君子,作为法官,我们更应该成为一名君子法官。 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做一名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其中君子道者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仁者不忧,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要做到内心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法官的职责就是要修复社会不和谐的一面,面对着社会的阴暗面,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受影响呢?这一切来自于内心的仁厚。有人是这样形容中国法治:三流的保障,吸引二流人才,需要提供一流的服务。那么作为法官,如何正确对待这样的现实呢?那就需要仁厚宽和,正因为自己的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正因为心怀大志,所以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予的小得失。正如“全国最美基层法官”春强那样,放弃优越的工作机会,回到墨脱县奔走在农牧区的田间地头,真是这样的大胸怀让他甘心在三流待遇下,乐于为社会提供一流的司法服务。 智者不惑,从“惑”字的结构看,上面一个“或”,下面一个“心”,其实或者,就是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此为或者。那么当面临众多的抉择时,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自己的“心”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心中有判断、有定力、有明确,就不至于被诸多的选择压垮。对于法官来讲,痛苦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给我们带来的诱惑,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看穿迷惑、清正廉洁、顶住诱惑、守住清贫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不能够消灭诱惑,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让自己成为一名智者。 勇者不惧,这是最难的一个标准,我们可以做到不忧不惑,但很难做到不惧。当领导过问自己主办的案子时,当媒体炒作自己主办的案子时,抑或是面对当事人的威胁时,我们能够做到不惧吗?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畏惧,当这一切压来的时候,作为法官又要如何面对呢?法官应该是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的。有一个说法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只有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坦荡,对法律对人民的足够忠诚,面对畏惧时,就会做出像广西东兴市人民法院骆巧瑜法官那样挺身挡刀的壮举,那是一种畏惧面前勇往直前的力量。 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内省不疚,何忧何惧。作为一名法官就应当像君子一样做到内心的仁、智、勇,这样就会少了很多外在的忧、惑、惧。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