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从《又见平遥》谈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
作者:张坤   发布时间:2014-12-11 10:04:56


    初冬始至,适逢年休,便独自一人远赴山西探望友人。随友人游玩的几天,对山西影响颇深:山西的地是宽广的,山西的人是豪爽的,山西的历史是值得敬仰的。当然,让我记忆犹新、内心被深深震撼的还是在平遥县观看的那场大型情景剧《又见平遥》。

    《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家族血脉传承、信义为先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为从沙俄保回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王家小爷)而抵尽家产换得30万两白银,同时与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前往沙俄赎人,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七年。七年后的一天,王家小爷独自一人回到平遥县城,王氏家族血脉得以延续,而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客死他乡。

   《又见平遥》之所以憾人心、动人情,不仅源于情景剧本身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更源于情景剧背后对明清晋商成功之道的忖量。

    信仰的力量让明清晋商敢为人先。作为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晋商,晋商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晋唐时期,于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发展至鼎盛。很多人对山西的印象仅限于“煤”,然明清晋商却囊括了票号、棉纺、食盐、面粉、卷烟、海外贸易、茶叶、军粮、军马、军事情报等一系列的行业和产业。明清晋商的辉煌与他们的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紧密相关,而敢为人先的背后蕴含着坚定的信仰。“镖师洗浴”一幕不但凸显了晋商的优良道德传统,更深刻的展现了晋商“上天保佑、先祖庇护”那种朴实的精神信仰。

    道义的力量让明清晋商同舟共济。由于晋商经营的行业,尤其票号、镖局多属高危行业,遭遇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血本无归可能性概率较大,出于道义和安全的考虑,晋商吸收了儒家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抱团取暖、同舟共济,以谋生存与发展。道义的精神在“接镖”一幕中得以充分体现:东家赵易硕与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明知此次出镖将会面临生命危险,但其毅然下定决心前去赎人。

    感恩的力量让明清晋商薪火传承。情景剧的结尾出现了一位帅气的解说员,他旁白到:“每年王氏家族后人从全球各地回到平遥祭奠他们的祖先时,必定祭拜赵氏家族的祖先……”《庄子·养生主》中写到:“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王氏家族后人回到平遥不忘祭拜赵氏家族的祖先,正是因为他们和他们先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份不能忘却的深情。

    虽然晋商在清末封建王朝体制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巨变而走向衰落,但是,明清晋商所具有的精神信仰、道义和感恩的心却是我们社会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弘扬和提倡的核心要素。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