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梁
作者:张智全 发布时间:2014-12-16 09:55:02
周末驱车回老家,又与老梁不期而遇。他的憨厚、质朴和善良,再次让我感动如潮。 认识老梁是在侄女婿家里。去年隆冬时节,我回老家祭祖,住在侄女婿家里。那天中午,我和侄女婿浅酌小饮,谈兴正高,老梁愁苦着脸走了进来。侄女婿招呼他落座并给他斟了一杯酒。一口酒才下肚,老梁禁不住流出了眼泪。几经劝导,我才知道老梁的苦处。原来,老梁和妻子外出打工后,街上的一个搞房产的老板在他家的荒山上修建了水池,给那些买房的人供水,每年收入近10万元。老梁搞不明白,不打招呼就在我的荒山上修水池,还卖水赚钱,这明显是欺负人嘛。老梁怎么也想不通,就找到那个老板论理。老板不仅不理,反而恶语相向,说什么自己是为解决街上居民的饮水问题,属于做好事,用不着给老梁打招呼。末了,老板还威胁说,乡政府早已把荒山划拨给自己,委托他开发,找政府也没有用,就是官司打到法院,他也有关系,让法官判自己赢。总之一句话,老梁没有什么盼头,认输算了。 老梁没想到老板如此蛮横,便要求政府处理。政府的说法与老板如出一辙。一个官员还警告老梁,老板做的是民生工程,不要惹事,并说政府有权处置荒山。面对政府个别官员的一言九鼎,老梁真正懵了,难道天底下就没有讲理的地方了?多次碰壁后,老梁和妻子整天唉声叹气,以泪洗面。 “你来得正好,老梁,我姑父在法院上班,让他来给你把把脉。”侄女婿劝慰老梁,“不要急,有理走遍天下,相信法院是会公正判案的。”老梁冷静后,我便问他有没有荒山的产权证。老梁立即从口袋里拿出了林业局颁发的林权证。我仔细看后,发现老梁并没有说假话,那个老板确实在他的荒山上建了水池,从法理上说是不应该的。于是,我便建议他再去找老板协商解决,如果协商的意见实在难以达成一致,再向法院起诉也不迟。毕竟,打官司的程序较多,费时耗力。老梁连说不可不可。他告诉我,他找村里和乡政府多次协商,老板就是不愿。其实,老梁的要求也不高,就是希望自己吃水能够免费就行了。但村里和乡政府一直不予理睬,老板反而经常威胁他们夫妻。我说,你还是再诚心诚意去协商一次吧,也许会有转机。老梁答应了,当天下午就去乡政府,但结果依旧。老梁问我怎么办,我说只有到法院起诉了。老梁显得犹豫不决,担心法院不会支持自己的主张。我说,只要你证据充分,就会打赢官司的,要相信法院。 不久,老梁请了律师,将老板告上法庭。审理期间,有关人员不断给法院打招呼,要求法庭不要支持老梁。老板更是四处活动,威胁说老梁,即是自己输了官司,他也不会将水池移除,法院拿他没有办法。听到这些后,老梁又打起了退堂鼓。我劝他一定要相信法律,相信法官。老梁终于下定决心,要将官司打到底。几番较量,法庭顶住压力,判决老梁胜诉。胜诉后,老板再次口出狂言,拒绝移除建在老梁荒山上的水池,又不同意和解。老梁只好申请强制执行。面对法律的威慑,老板只得履行了义务。 “多亏你帮忙,张老师!要不是你给我指点,我根本没有信心打这场官司。”老梁言语中透露出感激。他告诉我,法院执行后,老板对他的态度也变得和善了,还说自己不懂法律,希望老梁能够谅解。街坊邻居都对老梁十分敬佩,都说没想到老梁敢到法庭告老板,而且还告赢了。那天周末在侄女婿家,老梁不停地和我喝酒,说给我准备了一点土特产,表示感谢。我连说不可不可,老梁不依不饶,说滴水之恩甘当涌泉相报。没办法,我假装应承。临走时,我叫侄女婿待我回城后,再把土特产还给老梁。侄女婿起初不解,我告诉他,我只是本着自己的良心给老梁指点了一下,算不上帮忙。再说,如果凭熟人帮忙就可以打赢官司,那岂不是乱了套,还要法律做什么?侄女婿见我说得有理,就按照我说的去做了。老梁很快给我打电话,激动得哭了,说真没想到,只要相信法律,就不会吃亏的。他发自内心的真诚倾诉,着实让我感动。 事后,我百感交集。像老梁这样和善的人,其内心来说是不愿打官司的,他们只求不被无缘无故地被人欺负,即使被欺负了,也只想讨个一丁点儿“说法”而已。他们除了平安过日子,明明白白讲点道理外,没有更多的其他奢求。然而就是这样的和善之辈,却往往又遭受到一些自恃财大气粗之流的随意侵害。要改变这种局面,用老梁的话说,只要相信法律,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老梁的感悟,其实也是我们司法工作者必备的素养,以及必须坚守的底线。因为只要相信法律,任凭风浪起,不管有多大的阻力,我们都会做到忠于法律的,公正裁判也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