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江西“扫黄打非”一年查办案件90起
作者:胡建辉 发布时间:2015-01-27 11:00:19
2014年,江西省“扫黄打非”工作按照全国“扫黄打非”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扎实开展了打击“三假”、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清源2014”、“净网2014”和“秋风2014”等专项行动,查办了一批全国挂牌督办的大案要案,省“扫黄打非”办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实现了稳中求进,取得了重要突破。 江西省“扫黄打非”办负责人近日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了他们的主要做法。 依托专项行动打赢一连串攻坚战 江西省作为“扫黄打非·南岭工程”成员省份,依托各阶段专项行动为载体,啃下了一系列硬骨头,打赢了一连串攻坚战。2014年全省组织出动执法人员6.8万余人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6.8万余家次,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0余万件。 “清源2014”专项行动期间,各级“扫黄打非”工作机构协调公安、工商、邮政等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对辖区内从事图书、音像、报刊经营的门店、报刊亭、电脑数码城等商户进行全面清查。去年,全省查处违禁出版物1.8万余件,海关部门查获违禁出版物47册,盗版光盘36张,邪教出版物26册。 “净网2014”专项行动中,各地各部门集中力量对网络上登载的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视听节目、动漫、图片、文字信息进行清理,主动发现网络有害信息3132条,依据线索查办了2起网上传播淫秽色情案件,查办“扫黄打非”案件66起,其中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件6起,全国挂牌督办重点案件1起,加大了打击时效性。 “秋风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省“扫黄打非”办第一时间制定下发了《江西省开展“扫黄打非·秋风2014”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及中宣部等9部委开展的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部署,行动期间重点打击“三假”,即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共收缴各类非法报刊1.8万余件,查办了经济晚报记者李某违规设立报刊记者站案、信息日报记者吕某违规经营案、中国产经新闻报江西记者站记者余某联系有偿宣传报道案等案件,积极组织查办了全国“扫黄打非”办通报的涉及我省的两起“三假”案件线索,加强对我省的119家记者站,75家报纸的日常监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年查办“扫黄打非”案件90起 全省始终以查办案件为有力抓手,不断从市场、从网络、从举报中抓线索抓查办,坚持依法办案、依法惩处,一报警,就响应、就出手、就查实。一年来,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90起,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列为挂牌督办重点案件3起,核查全国“扫黄打非”转办案件线索15条,查实率、回复率、办结率均为100%。同时,加大了对已经查办的全国挂牌督办案件南昌“3.10”销售非法出版物案、九江“3.01”非法报刊案和南昌“11.25”经营非法报刊案审判的协调和督办力度,上述三起挂牌督办案件全部审理完毕并判决。 领导重视 联合督查 引导舆论导向 一年来,省领导共作出“扫黄打非”专门批示12条。各地各部门将“扫黄打非”作为“一把手”工程、“不过夜”的任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指导、亲自协调解决重要问题,为“扫黄打非”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14年,省“扫黄打非”办先后4次联合省公安厅、省广电局、省文化厅、省工商局、省通信管理局、省新闻出版局等成员单位分别组成督查组,对各设区市“扫黄打非”和出版物市场监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各设区市开展专项行动、出版物市场整治以及“扫黄打非”案件查办等方面情况。 通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范围宣传报道“扫黄打非”工作成果,分别于3月、5月和10月拟定“扫黄打非”宣传报道重点,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江西日报》等近20家新闻媒体大篇幅、大面积开展宣传报道,形成了有利于“扫黄打非”工作开展的强势舆论导向。 2014年以来,在省内主流媒体多次公布省“扫黄打非”办举报电话,一年来,已接到并核查社会各类举报20余件。 今年1月19日,全国第二十八次“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省“扫黄打非”办立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着手部署全年“扫黄打非”工作任务。他们正着力构建省、市、县、乡四级“扫黄打非”工作网络,积极推进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