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长城记
作者:郭来生 发布时间:2015-03-23 13:09:35
长城,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毛主席的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更是让人对长城产生无限向往,都以能一登长城而自豪。 今年一月份的一个下午,利用在北京出差时的闲暇,去攀登了八达岭长城,一路上,导游都告诉大家,现在的长城是明代修建的,并不是流传千古的秦长城,并描绘了长城的壮丽景色,更让人神往。 到了长城入口处,举头仰望,长城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不由得对伟大的古代劳动人民产生无限的景仰。乘坐景区滑车,到达北四楼后,就开始攀登了,北八楼为最高处。 踩着古老的城砖,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一步一步往上爬,遇到陡峭的地方,只能抓着旁边的栏杆慢慢前行。通过北五楼、北六楼、北七楼,到达北八楼时,才发现已是汗流浃背,嗓子眼发干。北八楼可是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举目远望,峰峦叠障,蜿蜒曲折的长城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更显得气势磅礴,让人叹为观止。 感叹长城伟大的同时,我突然想到了孟姜女,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流传千古,人们通过孟姜女的故事表达对秦始皇暴政的不满与发泄。秦长城也好,明长城也罢,历史上长城是作为军事设施而存在的,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修建的,功,还是过,真的不好判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秦始皇为了修长城,横征暴敛,昼夜不休,忽略了人民的休养生息,长城虽修起来了,却是累累白骨堆积而成,岂能不遭人唾骂。 历史的风烟已经散去,长城已不再作为军事设施而使用,而在失去军事功能后,以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灿烂文化的象征而永恒,劳动人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也印证了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哲学命题,长城以其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将永载史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