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依法办案”与“多法办案”
作者:李金格   发布时间:2015-05-05 11:23:19


    昨天下午,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法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座谈讨论中,我问坐在我身边的一位优秀法官:“你去年全年办结了410多个案件,结案数在全院排名首位,采用的什么秘诀?”没想到她莞尔一笑只说了八个字:“依法办案”、“多法办案”。

    她看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便娓娓向我道来:“依法办案”,就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法律红线不逾越,法律底线不碰撞,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多法办案”,就是在法律法规允许之内,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及时、和谐办案。比如,去年夏天,我在办理一个民事责任赔偿案件中,被告人不就是以没钱为由拒不履行13000元的赔偿款,就是不接电话,东躲西藏,给我打“游击战”,使这个案件一度遇到“阻梗”。后来我了解到他从小由他姥姥带大,对他姥姥格外亲,也最听他姥姥话。还知道他姥姥在村里是个要面子的人,一生光明磊落,威信很高。于是,我开车找到了他姥姥,恳请她老人家做做她外甥的思想工作,尽快把赔偿款还上。没想到这个“药方”很快使这个案件“通血化瘀”、顺利结案。

  听完他这“依法办案”与“多法办案”的介绍,我不由得联想到:不管是哪一级法院的法官在办案中,都不能机械执法,要牢固树立开拓创新、触类旁通的意识,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学会“弹钢琴”,打好“组合拳”。

  全国优秀法官陈燕萍在多年的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案方法: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曾有两个堂兄弟为一块宅基地发生纠纷,在法庭上二人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毫不留情地打了起来。陈燕萍却不着急,微笑着给原告倒了一杯水,被告见状把水杯打翻了。她又给被告倒了一杯水,结果也被原告打翻了。陈燕萍找来拖把一下一下把地上的水拖干净。看到陈燕萍的举动后,双方的争吵声渐渐平息了下来。这时陈燕萍微笑着说:你们来法庭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如果吵的话何必来这里呢?陈燕萍这一席话如同一根“定海神针”,使双方渐渐回归理性,达成了调解协议。后来案子结案后有人不解地问当事人:你们为什么乐意听陈法官的话?当事人却动情地说:陈法官又是微笑又是倒水,为我们的事真是操碎了心,我们再吵就对不起她了。

  那么一名法官如何才能做到“依法办案”与“多法办案”呢?

  一要勤奋学习。没有学习,就无法丰富法律法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知识,也无法掌握社会规律、事物特征、风俗习惯。一个法官投入学习的时间越多,其司法能力就会越强,办案的效率效果也会水涨船高。除在上班时间学习外,还应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刻苦学习。除向书本学习外,还应主动向身边有经验的法官、老同志学习。

  二要勇于实践。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丰富;能力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成长。一个优秀的法官,会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认知、修正、提高,然后再实践、再认知、再修正、再提高,通过不断地总结积累,使自己的办案能力逐步提升。一个办案能力强的法官,在办案中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状况时,总会寻找到通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破口。

  三要不怕走弯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案件办结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少法官甚至不少优秀法官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办理一些案情复杂的案件时,尽管绞尽脑汁采取多种办法,但一时效果还是不明显。当遇到这种“顽症”时,千万不能一蹶不振,要牢固树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思想,以医院做CT的方式方法来查找分析不能尽快结案的原因,勇于正视不足,采用创新思路,切实用“真枪荷弹”来攻破占领疑难案件的“高地”。



责任编辑: 李冬冬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