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法魂
作者:颜建明   发布时间:2015-05-06 09:00:10


    2014年12月10日,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7岁。

    他的离去,让我们扼腕痛心,惋惜落泪。

    诗人臧克家曾经说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邹碧华同志就是后者。英雄身死,但信念不死,精神永存。

    在2015年的春天,有一个叫“燃灯者”的法官被人们永远铭记心中;有一种叫“邹碧华”的精神在中国大地漫漫生长。

    当前,一场声势浩大的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活动,正在全国迅速展开。的确,邹碧华同志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他那常怀感恩、奉献之心的优秀美德,爱岗敬业、身先士卒的高尚品格,忠、孝、仁、义齐备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感染、鼓舞了无数法律界同仁。

    他就像一缕春风,滋润了我们广大法官的心田;他就像一泓秋水,在我们内心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就像一座时代的丰碑,昭示着我们如何恪尽职守,崇法尚德。

    邹碧华是我们法官队伍的楷模,是法律界一颗璀璨的明星,为世人所称颂,为世人所熟识。

    而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的无名法官。他们没有标新立异的创举,也没有可资炫耀的功绩。然而,他们却守卫了我国法治阵地最前线的和谐与稳定,祥和与安宁。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曾多少次苦口婆心地劝说不赡养老人的儿女;曾多少次挽救濒临破裂的家庭;曾多少次给了误入歧途的青少年重新做人的机会;曾多少次为无助的伤者要回了救命的钱款。为了让当事人少跑一趟腿,他们曾冒着酷暑、顶着烈日,跋山涉水,及时把法律文书送到当事人手中;在办案的过程中,他们曾被不懂法律、蛮横无理的当事人辱骂,他们没有争执、没有愤怒,一直平和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直到当事人态度平静。

    这一件件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故事,每天在他们身上上演。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默默地付出,他们不求回报,只求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法官的名称。

    仰望中国法治的星空,正是由于有众多不知名的星辰交相辉映,才成就了法治星空的辉煌灿烂。

    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法院干警,我们就应该像老一辈法官那样坚守自己的职业信仰,既然选择来到法院,就应当心系黎民百姓,让公平的春风吹遍城乡;既然选择来到法院,就应当竭尽所能,让真理在雄辩中凸现,让黑白在裁判中昭然;既然选择来到法院,就意味着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护得好公正。因为在我们心中,共有一片圣土,共存一种追求——人民法官为人民。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让我们紧跟中国法治前行的脚步,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做新时期党和人民放心的好法官。

    让我们在内心中点起“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信仰之灯,以铁肩扛道义,以侠骨促公正,以法之魂,扬国之梦!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