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中国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潮
作者:蔡敏   发布时间:2015-06-25 13:39:13


    年近50岁的地道农民刘学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每年春节后不用拖着沉重的行李,离别家人,辗转十多个小时从安徽北部去浙江打工。

  “我想留在父母妻儿身边,我想在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带动乡亲们致富。幸运的是,这个梦想我实现了。”刘学说。

  这位安徽省宿州市朱仙庄镇的农民工2008年返乡创业,带着几名乡亲搞粗纺加工起步。如今,他已办起三家纺织企业,解决30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他最早创办的浩宇纺织有限公司年产值近2亿元。

  刘学眼下正忙着调试机械,为刚刚创办的第三家工厂正式投产做最后的准备。“从最初粗纺加工到现在向精纺升级,我的生产规模几年间扩大了十倍。我相信,随着国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实现‘回乡创业梦’。”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提出了支持返乡创业的五方面政策措施:降低返乡创业门槛;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

  专家们指出,鼓励有一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氛围,同时对推动中国产业转移的进程和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率先尝到创业甜头的刘学说,没有地方政府扶持,积累明显不足的他难以实现梦想。

  宿州位于安徽北部,一直是劳务输出大市。全市农村人口400多万,其中近三分之一常年在外务工。

  为解决返乡人员创业初期阶段创业场地难题,2008年以来,宿州市建成农民工创业园26个。返乡初始创办的小企业均可申请入驻,进行不超过3年的创业孵化。孵化期间可享受免缴物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适当减免水电费等优惠政策。

  “除此之外,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前三年免税,后两年税收减半。政府还长期提供贴息贷款和风险担保。”刘学介绍。

  “我三个厂每年共有500万左右的贴息贷款。此外市里面还成立了融通融资担保公司,专门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服务。我就由政府担保,贷了1000多万元用于企业改扩建。”刘学说,他所在的朱仙庄纺织工业园已经有十几家返乡创业的企业。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宿州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入住企业76户,带动就业9600多人。两年多来,这个市累计为返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00多笔,贷款金额1亿多元。

  《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农民工总量为2.7亿多人,其中,青壮年农民工约占一半左右。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全国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有200万人左右。

  专家认为,从国家政策层面进一步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将极大地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刘学看到了国务院新近发布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见。他说,眼下关键要在基层落实政策,比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等,都要有具体的操作办法。

  在安徽省来安县张山镇,另一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丁志国带领18户农民几年前成立了一家蔬菜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产品销往南京、芜湖和马鞍山的各大超市。

  丁志国去年依靠风险担保基金获得了150万元贷款,但这笔钱对于他的生产规模来说还是不解渴。“我期盼在农村尽快全面实现订单和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让回乡的人们能够更好地展开拳脚创业。”他说。

  长期在农村调研的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指出,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地方政府还要在教育、医疗、培训等软环境上创造条件,让这些能人在家乡干得好、留得住。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