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心存大爱 情系天平
——记汤阴县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王志强
作者:王华   发布时间:2015-07-27 13:55:59


    王志强,男,1973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安阳县人,2003年考入汤阴县法院从事刑事审判工作至今。2007年9月被任命为刑事审判庭副庭长,2007年12月调入少年刑事审判庭主持工作,2012年4月被任命为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十余年来,他牢记宗旨、心系天平、情倾少年、忠于职守、公正司法、清正廉洁,以娴熟的业务和过硬的能力,出色完成了各项审判任务。10年来他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000余件,无一起超审限和错案发生。由于成绩突出,先后于2006年度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7年荣获市中院法律文书评比二等奖,2008年11月被评为河南省第五届优秀青年卫士,同时他所在的少年庭被评为河南省第五届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9年1月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9年2月被安阳市委政法委评为打击“两抢一盗”先进个人。2013年他所在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被评为“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

    以身示范,努力提高全庭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从事审判工作以来,王志强同志一直在刑事审判岗位辛勤耕耘,凭着对审判事业的热爱,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牢记职责,正确行使审判权、依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预防青少年犯罪。他不断自我加压,以提高自己和庭室成员的业务技能为目标,以身示范,带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努力保证审判工作的正确方向。在办案之余,他还积极撰写理论调研文章、新闻稿件,先后在《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法院报》、《今日安报》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发表稿件80余篇。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全庭人员读书学习、撰写调研文章蔚然成风,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他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切实带动和提高了其他办案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在工作方式上,他还十分注重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未成年犯的调研和回访,注重总结办案经验和防治方法,强化庭审功能,降低司法成本,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

    用心审判,感化挽救每一位未成年被告人

    他常说:一个未成年人犯罪,如果处理不好,一个家庭将了无希望,一片社区将潜伏隐患。为此,我们必须全身心的投入,用心、用情、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失足少年,帮他们走好人生的关键一步,为他们撑一片晴空。他不仅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在审判方面他严格坚持以“感化、教育、挽救为主,惩罚打击为辅”的方针,对少年犯立足教育挽救、强化惩治防范,并针对每一个少年犯的犯罪特点,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去尽力教育、挽救。2010年他在办理被告人凌小花(化名)盗窃一案中,了解到凌小花系在校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因一时糊涂偷了别人的手机,以至走上犯罪道路。在审理此案时,他对凌小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了法律教育,使其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对家庭造成了危害,庭审后经研究决定,对凌小花单处罚金,使其重新回到学校读书。针对未成年人身心发育没有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大的特点,在他的倡导下,汤阴县法院全面推行了适应未成年人特点的温馨审判方式。一是在审判方式上推行“圆桌”审判。将审判庭设在会议室内,将长条形审判台改成圆桌,审判庭内不安排法警。开庭时除通知辩护人和法定代理人到场外,还结合具体案情,邀请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的人民陪审员与法官一起组成合议庭。庭审结束后,及时通知学校、村委会、社区及未成年被告人家长对案件进行评议。同时,在庭审中注重调节控诉方语气,适当予以引导,使严肃的庭审现场,变成法官、公诉人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面对面谈话沟通的模式。通过温馨和谐的氛围,减轻未成年被告人心理恐惧和压力,从而查清案件事实,开展法制教育。二是在审判方法上实行“亲情”审判。庭审前,深入到未成年被告人长期生活地及学校了解情况,提前与未成年被告人接触,全面了解其犯罪成因、动机、目的、家庭状况、受教育情况、平时表现、性格及犯罪后的心理状态等。庭审中,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进行悉心引导,让未成年被告人在庭审中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及给他人、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其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和教育。

    真情关爱,情洒农村困难青少年

    针对全县未成年犯罪数量多、比率高、低龄化的特点,他在认真审理案件的同时,还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专题理论研究,研究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分析预防对策。同时,他还积极协助共青团、妇联、学校等单位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预防未成年犯罪。还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扶形式和结对帮扶、接力救助的方法,开展助学帮困活动,筹集救助资金,与乡村、社区协商确定帮扶对象,购买帮扶物资,帮助社区困难青少年和困难家庭。同时,他还积极响应安阳市团委的号召,认真组织开展“关爱百村留守儿童”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帮助他们培养自主自控能力,要求他们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在生活中要学会自警自律。少年庭联系的韩庄乡工官屯村的江磊、邓青松两名儿童,今年都刚满11周岁,父母不仅离异,而且父亲长年在外打工,致使两个孩子长年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家庭的原因,造成两个孩子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下降,为尽快扭转两个孩子现状,使其健康成长,王志强同志多次带领庭里的同志到他们家中走访,为他们送去了衣物、学习用品、书籍等物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人间的温暖。

    深入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为搞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他带领少年庭全体人员采取打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举措,开展了巡回开庭进校园、入村庄,法制宣讲进课堂、入农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未成年人盗、抢犯罪多发、频发的特殊情况,他积极与县一中沟通,并主动与县看守所联系,组织开展了让中学生与少年犯面对面交流、参观监所、现场听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座这样一次主题鲜明,意义深远的法制教育春游活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王志强同志另辟蹊径,多次到有关学校举办送法进校园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览等活动。几年来,他共组织制作各种宣传板块17块,约1万余字,内容包括《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剖析》、《失足青少年、家长、老师及法官的心声》、《教育挽救措施》等。展览素材既有在全国影响较大的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大学生马加爵故意杀人案等,又有近年来该县所发生的少年团伙抢劫案件等案例;既有法院庄严的刑事判决,又有少年犯饱含血泪的悔过书和少年犯家长痛心疾首的呼喊;既有对犯罪原因的深刻剖析,又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一张张图片、一组组数据,震撼心灵,发人深省。在汤阴县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据统计共有4000多名观看展览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真诚感言,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2年5月他积极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新模式,汇集多方力量,在院党组的积极支持下,建立了安阳地区第一家“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基地”。该基地占地200余平方米 ,布展分为四部分,以近百幅版面和互动的游戏方式讲述了什么是犯罪、常见的违法行为等38个方面的法律知识,内容发人深省,令人自警,并设立了家长学校、心理咨询室等,为探索教育、挽救、预防未成年犯罪又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今年7月份,他积极邀请相关部门全面启动了“青少年维权月”活动,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主题,着力为全县青少年办好五件实事:一是发放青少年维权联系卡;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校园”活动;三是定期开放法制教育基地;四是开办家长法制学校;五是积极指导社区矫治工作。

    延伸帮教,帮助失足少年找回自信

    针对未成年人可塑性较强的特征,他坚持抓好未成年犯的跟踪帮教工作,开展对缓刑、管制、免刑的未成年罪犯的集中管理、集中教育,定期参与组织未成年罪犯参加各项义务活动,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还针对此类未成年犯分别建立了帮教网络,实行重点帮教和普遍帮教相结合,关注未成年罪犯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通过王志强同志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汤阴县法院三年来被判处缓、管、免的未成年罪犯无一重新犯罪。对判处缓刑的罪犯进行回访帮教也是汤阴县法院挽救未成年被告人的一项重要举措,此举措情暖“浪子”心,受到了帮教对象及其家属的欢迎和好评。

    如今,王志强同志又为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他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倾洒自己的每一滴心血。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