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荣昌法院:法律服务在“指尖”
作者:李天全 任禄荣 李城 发布时间:2015-08-28 14:07:59
![]() 法官们讨论网友提的问题。 荣昌区人民法院辖区位于有着“海棠香国”美誉的重庆市荣昌区,区名取“繁荣昌盛”之意,已逾1250余年,荣昌区是中国著名的畜牧科技城,四大名扇之一的荣昌折扇产地。 近年来,荣昌法院积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主动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构建微博、微信、手机报、官方网站、期刊等“多位一体”的司法服务网络化格局,有效拓宽了群众参与司法的渠道。 8月26日,E时代法律事务专家“中国法治•法院活动日”走进了棠城荣昌,来到了全国优秀法院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法院,开始了第八站的旅行。本次活动为荣昌法院积极开展司法宣传和法治服务又增添了一条快速通道。 ■新媒体:E时代法律事务专家备受关注 “快看,才一分钟,就更新了几十条问题,都快忙不过来了。”法官杨妮很兴奋,一边说一边快速的敲击键盘。 上午九点,活动一开始,12名现场答疑的法官就忙个不停,瞬间就有数十条提问。有问婚姻家庭继承的,有问合同纠纷的,有问土地承包的,也有问刑事犯罪的……网友们越是踊跃地提问,法官们也就越是紧张和忙碌,唯恐疏漏。 原来,在前几次的活动之后,中国法治手机APP和“中国法治•法院活动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网友知晓。大家纷纷在网上留言和提问,体验着中国法治带来的快速便捷的法律服务。 “我们正在建设自己的‘司法服务高速铁路’网络,我希望你们要好好珍惜这次活动,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展示好法官和法院的良好形象。”荣昌法院院长向前在活动现场督促回答问题的法官们。 就连在该院实习的西南政法法学行政法学院的大学生们也闻讯前来观摩,并纷纷拿出手机扫描安装,来了一次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交流。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许多人因为法律知识的匮乏,导致其法律意识淡漠,最终走上了人生的歧途。为了让广大网友群众更好地学法、懂法、用法,从而自觉遵纪守法,中国法治利用新媒体创新法律服务方式。通过“手机APP”、报纸媒体等形式主动提供法律咨询、案件信息查询等服务,使司法服务的效果实现最大化,而一系列新举措更是备受全国司法界和网民的瞩目! 为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层司法的实践者,荣昌区法院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次,携手“中国法治•法院活动日”平台,进一步完善了该院法治宣传和司法服务的新格局。 ■新模式:法官“相约”网上答疑 “你好,请问我扫描安装后,是不是就可以进行法律咨询,向法官提问题?”几名当事人在立案大厅见到了贴在墙上的宣传海报,便立刻向正在值庭的法官问。 “是的,这个是中国法治APP使用的一个宣传,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安装使用。这里面有很强大的功能比如法律咨询、法律法规查询、案件审理进度等等。”法官何显美这样解释。 活动当天,记者看到很多网友在网上向法官提问。 网友问:“请问伤残鉴定什么时间做,去哪个部门谢谢!” 法官答:“可以在受伤出院后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起诉到法院,在法院的组织下选择鉴定机构。” 网友问:“我的父亲去世了,房子要卖掉,我的母亲有权利直接处理吗,房子是我父亲的名字,为婚后财产,我的母亲有权利直接过户吗” 法官答:“你母亲不能直接处理该房产。应先处理财产继承问题,待继承处理好后再根据该房产的所有权人的意愿处理房产。” 网友问:“请问淘宝兼职刷单发给了他身份证正反面和生活照还有视频认证有事吗?” 法官答:“如果对方擅自使用你的身份资料对你造成侵权,你可以依法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短短5个小时,12名法官就回答了170余条提问。 “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有了这个‘掌中宝’,以后就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解答,也可以找到最新法治咨询,真是方便。”对此,法官钟家玉感慨地说道。休息之余,她就在手机上点击首页新闻,了解起了各类案件信息,各种功能。她觉得这样的软件很方便、很实用,还分享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让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点赞,一起分享司法服务的便捷和实惠,以后也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渠道:“法治APP”打造法律互动新利器 它就是法律服务新利器。 “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我个人觉得,这就是中国法律界的‘Uber’,它有着强大的功能,点对点服务的便捷,和私人定制般的服务。”参加活动的法官黄小勇说。 据悉,这是一种将法律服务市场的闲置资源、不同界别的法律工作者和时间,通过互联网整合到统一平台上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法律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是司法公开和法律服务工作向微博、微信、客户端延伸后,拓展移动互联网的又一新尝试,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指尖上”的司法服务。 对此,荣昌法院充分借助平台资源,整合该院“双微一网”、“两刊一报”等资源,形成法治宣传和服务的新利器。 “作为重庆地区第一站,我们不仅要将今天的活动做好,更应该将我们荣昌法院的精神风貌好好展现。”副院长魏东勉励大家。 “下一步,我们还将整合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和普通群众实地‘看法’,同时,要在区电视台,区报社等地方媒体,广泛宣传中国法治手机APP平台,争取让更多的底层群众知道它,运用它,这也是宣传我们法院和普及法律知识的良好机会。”魏东向记者介绍下一步工作计划。 通过推动互联网语境下的司法公开和移动式司法服务,荣昌法院提升司法服务意识、营造法治环境、广泛普及法律常识、引导群众正确参与诉讼拓展了“指尖上的法律服务”渠道。这次,携手“中国法治”便是该院将司法公正的正能量进行快速传播,搭建法官群众互信桥梁的又一有力举措。必将成为司法良性互动、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一大利器。 责任编辑:
吕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