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四川营山:"立体救助"实现救助效果最大化
作者:张笑 刘德华 任鹏 刘捷   发布时间:2015-11-20 13:23:39


    为了推动“司法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相衔接,实现救助方式的多元化和被救助对象的权益最大化,今年以来,四川省营山县检察院采取经济救助与思想疏导相结合,司法救助与行政救助、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相衔接的方式,探索建立“立体化救助”机制,有效提升了司法救助的效能。截至目前,已对7人实施了国家司法救助,该院累计发放救助金7.1万余元,并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临时性救助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7月,该院与该县人社局、民政局等10部门会签了《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其他救助衔接机制的意见》,决定成立“立体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并由该院控申部门负责具体协调,确保立体救助工作顺畅衔接。《意见》规定,将刑事案件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追索赡养费、抚养费等费用的申请执行人,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因无法获得赔偿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当事人等“八种情形”纳入立体救助体系。同时,检察机关在司法救助实施后认为需要进行其他救助的,可向有关单位发放检察建议书,并移送相关材料,由有关单位审核、办理。

  为了实现精准救助,确保救助效果的最大化,该院还积极组织辖区内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将近3年来因刑事案件致贫人员的情况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救助对象的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救助方案,合力解决救助对象的实际问题。该院了解到,该县村民朱某因妻子被伤害致死一案在判决生效后未得到任何赔偿,遂持续上访,该院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后,迅速启动司法救助机制向其发放救助金5000元,并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帮助朱某解决实际困难。

  在实现立体化、精准化救助的基础上,该院还建立了跟踪回访制度,通过对被救助对象实际生产、生活情况的跟踪调查,及时对救助的实际效果进行研判,以确保救助取得实效。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