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观点> 法律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且慢给“微信庭审”点赞
作者:涂铭   发布时间:2015-12-25 09:44:22


    据媒体报道,12月17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首次试行“微信庭审”,利用微信办案群进行庭审询问。报道称,郑州中院还将探索从“互联网+审判”到“互联网+立案+送达+审判+执行+服务+管理”的工作新模式。

  这则消息立即引发社会热议,法律圈内对这种庭审形式的创新更是褒贬不一。

  今年以来,“互联网+”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如报道所言,借助“微信庭审”方便了当事人,减轻了法官开庭的负担,看上去似乎有其合理性。但是,“微信庭审”的创新之举,至少在两方面是存疑的。

  其一,“微信庭审”在程序上是否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授权?诉讼的公平公正除了需要法官居中对争端的实体内容做出裁断,同样高度依赖审判的各个环节所体现的“程序正义”,即司法人员、诉讼参与人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否则将承担因程序瑕疵导致的不利后果。

  通观我国的诉讼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尽管对电子证据有明确的规定,但依托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作为审判程序的载体,尚无法律的规定和授权。虽然我国诉讼法规定二审案件可以不开庭采取书面审理形式,但“微信庭审”是否等同于书面审理,法律上同样未予明确。

  如此,“微信庭审”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在程序法上是处于“裸奔”状态的。更进一步讲,参加庭审、退庭如同“拉人入群”“退群”这般随意,是否有损于程序正义?

  其二,将“微信庭审”作为一项拥抱“互联网+”的制度创新,是否符合司法审判的基本规律或当下司法改革的大方向?

  众所周知,如同医生看病,司法同样强调“亲历性”,这要求法官亲身经历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直接接触和审查各种证据,直接听取诉讼参与人的言词陈述和质辩,从而形成对案件事实的“内心确认”。作为本轮司法改革的“牛鼻子”,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关键也在于司法人员能否真正做到“亲历”“亲为”。

  “微信庭审”看似法官与当事人直接对话,但依托的却是电脑和手机。当事人何种语速、何种表情都被“屏蔽”掉,提交证据的真实性更是难以判断。

  食物再怎么精细、进化,中国人的筷子也仍是“两根棍子”。改革需要创新精神,但一些基本规律不可违背。对司法这样有着自身独特规律的事物,一味拥抱“互联网+”未必可取。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