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扎实推进法治为民
作者:张晨   发布时间:2021-11-09 13:37:10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司法行政队伍前进的不竭动力。

    一年来,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解民忧”、法治宣传“释民惑”、法律援助“惠民生”、公共法律服务“暖民心”等一系列法治为民举措,切实打通全面依法治国落地落实最后一公里。

  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法治为民,普法先行。

  在城市,法治文化广场(公园)、法治文化场所示范点时常可见,让法雨润入生活。“八五”普法开局以来,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司法所所长谭秀云每年化解大量矛盾纠纷。在辖区内,她带领同事创建了普法文化街、法治公园,整合法律资源,打造精品公共法律服务室,把法治理念和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只有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自己的事,将心比心,才能做到心心相印。”谭秀云说。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司法所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平均每年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矛盾纠纷661万件,直接参与调解疑难复杂纠纷180万件,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在乡村,各地各部门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普法工作,持续推动法律知识直达基层、直通群众、更接地气。

  “法律明白人”是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扎根基层,人熟、地熟、事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已在江西推广。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江西省已累计遴选培养对象596.6万人,其中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87.1万人,实现每10户就有一名“法律明白人”骨干,“法律明白人”户数占农户总户数的50%以上。

  “培养工程实施3年来,农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基本形成。”江西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陈欢欢说。

  在边疆,法律援助律师奔赴雪域高原,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共向中西部地区15个省(区、市)400多个县(区)派出法律援助志愿者1200余人/次,志愿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万余件,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1.8万多起,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合法经济利益19亿余元,700万人直接受益,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明年1月1日起,法律援助法将正式施行,保障法律援助服务不断降低门槛,扩大辐射覆盖面,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更便利地享受到更有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

  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您好,这里是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请问您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

  热线服务、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把为民初心落实到法治实践方方面面。

  一组组数据,让法治建设获得感更加具体实在:

  56.6万多个、20万名,这是全国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数量和村(居)法律顾问人数;

  2942家公证机构,13620名公证员,每年办理公证案件1300多万件……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负责人施汉生说:“近些年来,我们大力推动预约办证、节假日轮值、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只要是在严格办证、遵守公证程序规则的前提下,我们都尽量压缩办证时限。对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事实清楚、材料充分的,我们做到当日出证。目前我们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让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等公证事项通过一张单子就能解决问题。”

  为了进一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10月12日起,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全国8个省区市开展为期1周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了解各地法治政府建设、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等情况。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

  中央依法治国办第七督察组组长严之尧表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就是要通过督促各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法治为民的宗旨,把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行政是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浙江省已梳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各类制度规定11851件,其中省级1451件、市级3102件、县级7298件。经清理,涉及“烦企扰民”相关规定的文件共237件,其中拟废止103件、拟修订43件、已废止76件、已修订15件。这是一份针对“烦企扰民”“问题文件”的“治疗报告”,也是各地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缩影。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着眼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着力实现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不忘初心还要践行初心,不管是行政复议的接待、办案,还是工作指导、制度构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始终是我坚定的信念。”北京市司法局从事行政复议工作近20年的复议应诉综合处处长庞雷说,为了办好案件,他和同事们认真梳理案情,严把每个案件的事实关,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不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一刀切”执法,以及执法、司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更好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此外,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快推进,执法司法权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司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利、增进人民福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谋划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法治建设成果。



来源: 法治日报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21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