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线下、“云”上,服务群众零距离
——河北孟村法院“科技战疫”引领司法为民新模式
作者:张丽娟 刘黎明   发布时间:2022-06-07 14:32:49


  群众网上立案缴费、当事人居家开庭、电子送达、网络履行……法官从线下走到线上,诉讼服务从实地走向云端,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疫情期间构建的立体化疫情防控司法新模式赢得社会各界赞誉。

  2022年3月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法院的传统审判模式提出了挑战,审判执行工作如何迈过“疫情”坎?孟村县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构建科技立体疫情防控审判新模式,为打好司法战“疫”积累了经验,贡献了智慧。

  网上立案,诉讼服务不“打烊”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孟村县法院全面总结诉讼工作经验,构建立体化的立案格局,不仅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引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实行线上“云立案”,而且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群体,保留邮寄立案通道,在认真完成消杀工作后进行邮寄立案。

  2022年3月以来,该院受理的网上立案数为330 件,邮寄立案数为22件,通过跨域立案及时解决群众难题2件,通过构建立体化的诉讼服务,既保证了诉讼服务零接触,也实现了诉讼服务不“打烊”。

  “云端”诉讼破阻力,抗疫审判两不误

  2022年3月8日,沧州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人员公布,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每天都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为了核酸采集工作“不差一人、不漏一户”,各地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应采尽采”。在当事人不能外出的情况下,为保障审判工作顺利开展,3月16日上午9点,孟村县法院通过跨域庭审软件系统进行了一起加工合同纠纷案件的网上开庭。

  该起案件中的一位当事人因为无法送达法律文书的原因,法院进行了公告送达。但被公告送达法律文书的当事人始终没有任何音信。开庭前疫情突发,承办法官考虑到如果因为疫情管控的原因取消庭审开庭,需要重新进行公告送达,不仅增加了诉讼时间,还会使原告的诉讼成本增加。但是沧州市全域进行了交通管制和出入限制,不但当事人无法前来,就连人民陪审员也无法来参加庭审开庭,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为了破解多重难题和做到司法为民、便民,承办法官决定利用跨域庭审软件系统,进行网上庭审,并与两位同事组成了合议庭审理本案。但此时问题又来了,当事人不会操作跨域庭审系统,承办法官当机立断现场开启了手机群聊功能,通过手机网上质证、微信群拍照提交证据等一系列操作后,该起加工合同纠纷案件2个小时后顺利休庭。

  疫情当前,严防严控,但司法服务不能止步,时空不能阻挡正义的到来。为减少对疫情防控对审判工作造成的影响,孟村县法院办案法官充分利用科技优势,跨时区、跨地区开展审判工作,做到既符合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又减少当事人诉累,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院主要在三个方面着手下功夫。一是疫情防控期间简化环节,开辟诉讼“快车道”,充分利用网络和电话、微信方式开展工作。二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让群众少跑路。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统一的承诺标识牌、统一的诉讼服务指南,并通过微信等科技手段进行推送,做到“广而告之”。与此同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提升办事效率,缩短办理时间,全面提升诉讼服务质量,高效回应民众的司法需求。同时,通过网上查询、网上立案、网上咨询等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手段,将诉讼服务高度整合,确保诉讼服务全覆盖。三是提高办案效率。简单的民事案件使用微信、短信等方式沟通,提高效率与质量。

  该院通过多种形式的司法服务举措,丰富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诉求,破解了疫情期间审判工作难题,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了法治惠民新引擎。

  疫情封控难出行,线上执行不停歇

  “我真没想到现在全国疫情这么严重,您通过网络执行,把被执行人拖欠我的借款给执行回来了,真是太感谢您了!”申请执行人张某对执行法官吴玉超激动地说道。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孟村县法院执行法官认真贯彻落实防疫要求,坚持“两手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执行工作。3月31日,执行法官通过微信执行方式执结一起借款纠纷案,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20年4月,被执行人李某因为生意急需在申请执行人张某处借款2万元,当时约定2月内偿还借款,可借款到期后,李某并没有偿还借款,反而与张某玩起了“捉迷藏”。后来李某外出打工,张某去催要借款时发现李某找不到了,张某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于2021年3月将李某起诉到孟村县法院。2021年5月,法院依法缺席判决李某偿还张某借款2万元。

  判决生效后,李某并没有履行义务。无奈之下,张某于2021年9月向孟村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因无法查找到李某,也没有其任何联系方式,再加上查询李某的财产信息也没有发现其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该案只得终结本次执行程序。2022年3月29日,执行法官接到张某的电话,称通过朋友关系得知李某在北京有一份25000元的到期借款债权,该笔债权将于2022年4月底由拖欠李某的到期借款债权的刘某向李某偿付,并提供了刘某的联系方式,请求法院尽快采取执行措施。疫情期间,执行干警无法线下办公,无法和当事人面对面交流互动,更无法出差办案,采取执行措施也困难重重。但执行法官深知群众利益无小事,面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必须要敢于担当作为。执行法官马上与刘某进行了电话联系。

  由于疫情期间快递全部停运,无法邮寄送达执行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执行法官添加了刘某的微信,通过微信视频详细核实了刘某的身份信息,向其线上送达了执行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刘某表示会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按照法律文书的要求协助执行,并按照法律文书的内容停止向李某偿付25000元借款。他表示也会尽快通知李某,让李某尽快履行义务。得到消息的李某马上和执行法官进行了电话联系,执行法官在电话中对被执行人李某进行了批评教育。李某承诺马上偿还张某的借款2万元。3月29日下午16时许,李某通过转账的方式将拖欠张某的2万元借款如数打到法院账户,3月31日,张某到法院领取了执行款。至此,案件了结。

  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让执行人员随时面临各地封控、人员隔离状态,执行人员“出不去”成为推进执行工作的制约因素之一。孟村县法院通过借助疫情防控措施,加大失信人员查找力度,加强与公安部门、检察部门的协作联动,加大对失信人员的查找、惩戒力度;有力推进联合惩戒体系建设,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推进失信信息共享,确保疫情期间执行工作不停歇。

  疫情期间,孟村县法院将网上办公办案作为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深度应用的“考卷”,作为提升法官办案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深度应用不仅为审判工作提质增效,也成为司法便民、司法为民的“快捷键”,通过“云立案”、“云审判”、“云执行”,法官从线下走到线上,智能化诉讼服务从云端走向了大众。

  为了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的司法需求,该院创新推出司法服务“三个结合”工作法,确保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双双得到提升。

  便民服务与诉讼引导结合。在孟村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立案、咨询、缴费、诉讼资料移转等均可一站办理,诉讼服务中心还提供立案书写模板以及智能查询设备等。严格贯彻立案登记制度,当场立案率达95%。此外,还新设法官服务岗、律师服务室分别为群众提供提供“一对一”的诉讼指导与法律服务等。运行以来,已接待来访群众500余人次。

  诉前调解与繁简分流结合。多数群众厌恶打官司,因为程序繁复,耗时较长。为了更快、更好地化解纠纷,孟村法院助力劳动、物业、保险、交通事故等领域的非诉解纷机制构建,强化诉前调解、诉调对接,让群众少跑路,还与各乡镇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联动开展送达工作,当事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受领程序性诉讼文书。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案件按照简易程序或速裁程序“快开庭、快审理、快执行”,对疑难、复杂案件由法官集中精力办理。

  审判、执行与普法行动结合。该院充分发挥诉讼服务站立足当地、辐射周边的优势,在确保案件质量、效果的同时,加大审判、执行力度,用生动、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公序良俗。组织两次集中执行行动,成功执结涉及赡养、民间借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领域的案件12件,兑现1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此外,法官宣讲团深入村镇、社区开展法律宣讲,促进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2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