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松山区检察院探索轻罪非羁押人员志愿服务机制
作者:丁然   发布时间:2023-11-21 14:46:32


  日前,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松州街道赤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的第一期志愿服务活动已圆满结束,10名轻罪非羁押人员试点完成了120小时的志愿服务,轻罪非羁押人员由违法者变为志愿者,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真心悔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效果。

  这是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致力做好不起诉案件“后半篇文章”,轻罪非羁押人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实践的起点。

  该机制是松山区检察院积极探索轻罪案件“相对不起诉+社会志愿服务”办案新模式,即对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出相对不起诉的案件,根据非羁押人员所涉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及可能判处刑罚等情况,在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前后,征求其本人意愿,签订《自愿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承诺书》,非羁押人员根据统筹安排完成各项社会志愿服务的活动。

  随着对项目的初步尝试,该院围绕机制建设、精准施策、内容拓展等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引导危险驾驶、轻伤案件等情节较轻刑事案件被不起诉人通过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弥补其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的破坏,以提升社会责任感、贡献度的方式降低再犯罪可能性,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提升志愿服务规范化。为加强志愿服务操作的规划化、流程化,该院建立了《轻罪非羁押人员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轻罪非羁押人员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办法》,明确了项目实施主体及责任、参加志愿服务条件、监督考核方式等,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协调联动,构建服务岗位多元化。积极发挥松山区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中心“中枢”和“桥梁”作用,综合考虑涉案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地点、业余时间等因素,对服务项目精准分类,根据辖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需求,围绕普法宣传、文明创建、环境治理等内容多维度设置社会志愿服务项目类型。特别是对存在物业管理薄弱、弃管等情况老旧小区进行优先派驻,实现服务效用最大化。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实现动态监管精准化。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实现检察机关和服务对象双重监管,检察机关利用非羁押数字监管平台志愿服务管理模块,抽查志愿服务人员打卡签到情况,并实地走访调查,观察评判志愿者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期间的现实表现,综合考量服务情况。

  下一步,松山区检察院将持续深化轻罪非羁押人员志愿服务,强化对轻罪人员多元化教育矫正,科学规范考评标准,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在依法能动履职中促进治罪与治理有机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2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