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宁两级法院多措并举让规避执行者无处遁身
发布时间:2011-06-29 15:36:18
日前,青海省西宁市法院党组就下一阶段反规避执行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全市法院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探索建立被执行人财产信息集中统一查询系统,加大对规避执行行为的制裁力度,对规避者采取公开曝光、降低信用等级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反规避执行长效机制,坚决打好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攻坚战,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良好氛围,推动执行工作健康发展。
“执行难”是长期以来困扰法院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规避执行是造成“执行难”的重要原因。据初步统计,执行难案件中大约有15%是由于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所致。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想法设法规避执行,其往往利用表面合法的形式达到非法逃避执行的目的且规避手段越来越多,通过转移财产、假离婚、假改制、假破产等形式逃避执行,使得大量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受到严重损害。规避执行已经成了当前影响执行难的突出问题,亟需重点解决。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决定2011年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为期一年的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为更好地开展专项活动,解决规避执行问题,西宁市两级法院多措并举,以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和财产调查制度为着力点,以查找被执行人财产为手段,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严厉打击拒执犯罪。市法院研究出台“限制高消费令”,对被执行人乘坐飞机、买房买车、旅游、度假和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行为进行限制;湟中法院在深入分析造成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内外因后,率先在全省制定《反规避执行操作规程》,多方面细化执行法官的职责和办案流程;城东法院就已查处的一起被执行人转移财产规避执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一起典型案件进行曝光,起到了较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来源:
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
朴冬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