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一次烈日下的温情之旅
——重庆荣昌法院“百名法官送法进城乡”第十组访“穷亲”侧记
作者:刘鑫   发布时间:2011-08-24 16:28:44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拜访“穷亲”
    烈日炎炎,蜿蜒崎岖的山路,蝉鸣声不绝于耳……

    尘土在车窗外肆意飞扬,一路驱车颠簸,8月10日,重庆荣昌法院“百名法官送法进城乡”第十组全体干警在该院审委会专委海内村的率领下来到了荣昌县荣隆镇果园村。

    “到了,到了,这就是我‘亲戚’李国成的家!”组长彭文全局长抹了抹额头的汗水,指着前面说道。顺着彭局长手指的方向,小路尽头一座土黄色泥墙搭配青灰色黑瓦的农家院落引入干警们的眼帘。乡下出奇地安静,干警们踏过长满杂草的小道,伴着声声狗吠,走进了这个农家的院坝。

    “你们可来了!”堂屋的门沿上,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已经在门口迎接了。他就是今天大家要看望的“穷亲”——李国成。这个普通又特殊的穷亲戚,激动地望着他的法官“亲戚”,使劲挪动不方便的腿脚帮大家搬凳子。

    说他普通,是因为他和该院干警结的其他“穷亲”一样,家庭经济收入极低;说他特殊,是因为他同时也是该院执行案件的当事人。由于一场车祸,李国成老人受了伤,诉讼到荣昌法院,但是当执行人员对案件肇事者进行强制执行时,肇事者却逃逸且无任何存款。身为该院执行局副局长,又是该案执行法官的彭文全了解到植入老人受伤腿中的钢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取出时,决定和他结为“亲戚”,帮他一把。

    “多亏有你们啊!现在好了,儿子也回来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老人握着海内村和彭文全的手感激地说道,边说着边招呼儿媳妇倒茶。堂屋里,是坑坑洼洼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泥土地面;墙壁上,用红色毛笔写满了毛主席语录;仅有的家具是一张破烂的圆木桌。

    “我儿子在镇上打工一天能挣80块钱呢,儿媳妇在家照顾得我非常好,孙女也很懂事!”老人向我们唠叨着,脸上满是幸福和满足。原来老人的儿子本来在外省打工,他异常想念儿子。彭文全等人得知后,颇费周折地联系到他儿子小李,耐心劝说其回家乡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老人。现在的这个家虽然还没有脱离贫穷,但是充满着希望,洋溢着温馨和幸福……

    末了,彭文全握住老人长满干茧的手,递上了该组干警们为他凑的慰问金。海内村给老人鼓劲道:“不要害怕困难,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一切都能挺过去!”老人似乎比他们还有信心,乐呵呵地一个劲儿点头。

    屋外,金黄色的稻谷在烈日下沉甸甸地招摇,满是丰收的希望……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永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