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岁孩子如何向父母主张自己的诉讼权利
作者:曹茂幸 发布时间:2011-09-16 10:26:42
【案情】
刘某与秦某于2008年协议离婚,秦某抚养孩子小刘(时年9岁),刘某每月承担抚养费500元,并将一套商品房赠与孩子小刘,但未及时过户。2011年7月秦某以防日久刘某反悔,要求刘某履行离婚协议中的赠与协议,可刘某以孩子年幼,待成年再办理过户手续为借口而拒绝。在此,11岁孩子小刘应如何提起诉讼,主张自己的权利?(本文不探讨实体法) 【分歧】 第一种意见:由于离婚协议上,男女双方已经同意将属于共同所有的房屋赠与给自己的孩子,符合合同法的规定,由于秦某是直接抚养人,且处于履行监护职责过程中,可以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以刘某为被告进行起诉; 第二种意见:赋予孩子的诉权,是基于父母离婚协议的赠与款项,孩子小刘的权利没有实现是父母未履行离婚的相关协议的义务,因此,孩子与父母存在法律关系上的利害关系。父母任何一方,均不可作为原告的法定代理人,应该适用特别程序变更监护关系,让其他适合的亲属如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来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法定代理人); 第三种意见:认可孩子与父母存在法律关系上的利害关系。父母任何一方,均不可作为原告的法定代理人,让其他适合的亲属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直接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主张权利,启动诉讼程序; 第四种意见:待孩子满十八周岁后,自己直接起诉; 【管析】 将夫妻共有的商品房赠与孩子,并写进离婚协议中,应该认定是其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作为受赠与方小刘没有实际取得所赠与物品,是属于赠与方没有履行该协议的义务,由于秦某是离婚协议的当事人之一,赠与财产协议的形成离不开其的意思表示;虽然秦某是孩子的直接监护人,但其作为法定监护人与赠与人相冲突,因此第一种意见欠妥。 如果赞同以上观点,且支持适用特别程序,变更法定监护关系,让其他合适的亲属担任孩子的法定监护人,虽然可以暂时解决孩子主张赠与财产的权利实现的可能,但是,孩子的监护权的恢复,必须再依据特别程序变更原父母,否则,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条又明确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 现在原告只需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即履行协议中的房屋过户手续,而非变更监护关系,按照意见第20条的前款“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规定 。 据上,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民事权利(法定监护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避免不必要的诉累发生。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人民法院)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朴冬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