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盛法院反规避执行“组合拳”破解执行难
发布时间:2011-11-04 10:38:01
光明网讯(通讯员 唐长征 朱丽华)
在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中,重庆市万盛区人民法院创新执行手段,注重从复杂疑难的个案中寻求突破,严厉打击债务人拒不履行、以“冷暴力”对抗执行等行为,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工作措施精细化。出台《关于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职责,并集中力量开展反规避执行“飓风行动”和“秋季大攻坚行动”,共计执结20余件系列积案,到案金额40余万元;进一步完善执行快速反应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保证执行快速反应措施“稳、准、狠”。今年5月,办案法官在执行一件积案过程中,通过执快机制迅速出击,1小时内成功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款6万余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是执行手段多元化。秉承“原情执行”的执行理念,果断运用司法强制措施严厉制裁“老赖”。对有履行能力而故意逃避执行、消极执行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果断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彰显法律威慑力。1至10月,该院共依法拘留拒执被执行人10人,罚款5.5万元,执行到位标的80余万元。同时,积极运用各种方法变现可供执行财产,通过将被执行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转换成股票后等价转让给申请执行人,以及限制被执行人车辆流通迫使失踪“老赖”主动交纳案款等方式,最大限度保护申请人权益。在执行重庆“6·15”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成功运用截留商业保险理赔款的方式执行到位案款50万元。 三是联动机制常态化。着力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发挥执行点面效应,运用已建立的执行联动工作网络,坚持每周二投放被执行人身份信息到银行、车管、房管、国土、工商等10家联动执行单位进行集中查询,每周四收取查询回执,从资金往来中发现执行线索。另外,还不断拓宽执行路径,跨区域寻找可供执行财产,一改以往的委托执行为“走出去”执行,被执行人逃到哪里,执行法官就追到哪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异地消极执行的藩篱,不让“在逃”的可供执行财产成为漏网之鱼。截至目前,该院已先后派出三支执行队伍前往南川和贵州纳雍、桐梓等地,成功执结13件执行积案,到位案款52万元。 四是法制教育创新化。在推行反规避执行过程中,该院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注重“医治”被执行人的思想顽疾,从根源上铲除“老赖”滋生的土壤。利用审理一起拒不执行人民法院裁定罪刑事案件的契机,该院集中组织一批长期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现场旁听,通过被刑事处罚的“老赖”现身说法,将旁听庭审、法律宣讲和沟通交流相结合,彻底根除被执行人企图逃避法院执行的侥幸心理,达到“旁听一案,影响一片”的效果。今年以来,该院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入户宣讲和邀请镇村干部配合调解等方式,已累计开展法制教育30余次,敦促80余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院生效判决。 今年1至10月,该院执结案件492件,执结标的额1689万元;实际执行率95.03%,执行到位率86.4%,同比分别提高19.83和17.1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